
截至 2025 年 4 月,小米汽车产业链已形成覆盖动力电池、智能驾驶、核心零部件及配套服务的完整生态,相关概念股可从以下维度梳理:
一、核心零部件与动力系统
- 宁德时代(300750)
- 合作亮点:作为小米 SU7 Max 的独家三元锂电池供应商,占小米汽车电池采购量的 40%,并入选工信部 “核心供应商白名单”。其麒麟 II 赛道专用电池支持 5C 超充技术,适配小米 800V 高压平台,为 SU7 Ultra 提供 850 公里 CLTC 续航。
- 市场地位:全球动力电池市占率 38%,与小米合作订单预计 2025 年贡献营收超 120 亿元。
- 比亚迪(002594)
- 合作亮点:旗下弗迪电池为小米 SU7 提供磷酸铁锂电池,成本优势显著。2025 年 Q1,比亚迪与小米的电池合作量环比增长 35%,并计划通过刀片电池技术深化合作。
- 技术协同:比亚迪的璇玑架构与小米 SU7 的智能化布局形成互补,未来或拓展至电驱系统合作。
- 汇川技术(300124)
- 合作亮点:子公司汇川联合动力为小米 SU7 提供电驱系统,技术对标特斯拉,2024 年净利润同比增长 68%。其电机效率达 97.5%,适配小米高端车型的高性能需求。
- 订单弹性:小米 2025 年 35 万台交付目标将直接拉动汇川电驱系统需求,预计全年订单量超 20 亿元。
二、智能驾驶与座舱系统
- 德赛西威(002920)
- 合作亮点:作为智能座舱域控制器龙头,2025 年 1 月以 19% 的市占率稳居行业第一。其与高通合作的 SA8155P 平台已应用于小米 SU7,支持跨层记忆泊车及城市 NOA 功能。
- 技术壁垒:德赛西威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集成 AI 语音交互和多屏联动,与小米的人车家生态深度融合。
- 四维图新(002405)
- 合作亮点:明确为小米汽车提供智能驾驶地图及算法支持,其 HD Lite 轻量化高精地图应用于小米 HAD 端到端智驾系统。2025 年 Q1,四维图新在小米智驾项目中的订单金额达 3.2 亿元。
- 生态布局:与轻舟智航联合开发的 “轻地图城市 NOA” 方案已适配小米 SU7 Ultra,主打 15 万级车型的性价比市场。
- 光庭信息(301221)
- 合作亮点:承接小米 SU7 智能座舱系统开发,搭载自研 AI 语音交互技术,2025 年智能驾驶软件订单超 8 亿元。其舱泊一体化方案支持小米车机与智能家居的无缝联动。
- 场景落地:光庭信息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已在小米 SU7 Ultra 中实现 “车位到车位” 辅助驾驶功能。
三、底盘与车身制造
- 凯众股份(603037)
- 合作亮点:作为 SU7 减震系统核心供应商,国内市占率超 30%,合肥工厂年产能提升至 500 万套。其线控制动技术适配小米智能底盘需求,2025 年新增订单超 5 亿元。
- 技术升级:凯众股份的空气悬架系统已进入小米下一代车型的研发阶段。
- 模塑科技(000700)
- 合作亮点:通过参股 49% 的北汽模塑为小米汽车供应保险杠等零部件,2025 年营收贡献占比提升至 15%。其墨西哥工厂为特斯拉配套,技术经验可迁移至小米供应链。
- 产能扩张:北汽模塑重庆工厂新增小米 SU7 产线,年产能达 30 万套。
- 保隆科技(603197)
- 合作亮点:独家供应 SU7 胎压监测系统(TPMS),市占率国内第一。其 77GHz 毫米波雷达已通过小米验证,预计 2025 年下半年量产。
- 产品延伸:保隆科技的 ADAS 传感器已应用于小米 HAD 智驾系统。
四、轻量化与材料
- 贝特瑞(835185.BJ)
- 合作亮点:全球锂电负极材料龙头,硅碳负极技术适配小米快充电池需求。其硅基负极产品使小米 SU7 Ultra 的充电效率提升 20%,支持 10 分钟补能 600 公里。
- 市场拓展:贝特瑞与小米在海外市场(如欧洲)的供应链布局同步推进。
- 津荣天宇(300988)
- 合作亮点:为小米汽车提供电池结构件及车身冲压件,工艺精度达 ±0.1mm。2025 年 Q1,其小米相关订单环比增长 40%,毛利率提升至 25%。
- 产能释放:天津工厂新增两条产线,年产能扩至 800 万套。
五、检测与配套服务
- 中机认检(301508)
- 合作亮点:参与小米汽车设计认证检测,覆盖三电系统、智能驾驶等核心环节。其电池安全测试能力帮助小米 SU7 通过欧盟 ECE 认证,2025 年检测服务收入预计增长 60%。
- 技术壁垒:中机认检是国内少数具备 L4 级自动驾驶认证能力的机构。
- 威孚高科(000581)
- 合作亮点:通过间接参股企业联合汽车电子为小米供应电驱系统核心零部件,2025 年 3 月股价因合作消息大涨 9%。其电驱系统能量转换效率达 95%,适配小米高端车型的性能需求。
- 业务拓展:威孚高科正与小米探讨增程式动力系统合作。
六、市场动态与风险提示
- 销量预期:小米 2025 年交付目标提升至 35 万台,供应链企业订单量将加速增长。宁德时代、汇川技术等核心供应商业绩弹性显著。
- 技术迭代:小米 HAD 智驾系统全量推送,带动四维图新、德赛西威等智能驾驶标的估值提升。
- 风险因素: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加剧可能导致毛利率下滑;小米新车上市进度不及预期或影响供应链订单兑现。
总结
2025 年小米汽车概念股的核心逻辑围绕 “技术壁垒 + 订单弹性” 展开,** 宁德时代(电池)、汇川技术(电驱)、凯众股份(底盘)、德赛西威(智能座舱)** 为四大核心标的。此外,** 贝特瑞(材料)、中机认检(检测)** 等细分领域龙头也具备较高成长潜力。投资者可结合小米新车发布节奏及供应链产能释放情况,动态调整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