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目前公开的信息和技术配置,2025 年小米 SU7 的车内录音功能存在以下特点和使用场景,需结合技术设计、隐私保护机制及法律规范综合分析:
一、硬件与功能设计
- 语音交互系统的麦克风配置
小米 SU7 搭载五音区语音交互系统,全车配备 3 个麦克风模组共 8 颗 MIC,支持精准识别不同座位的语音指令(如主驾、副驾、后排左右及中间位置)。这些麦克风主要用于语音控制(如导航、音乐播放、车窗调节)、环境降噪及驾驶员状态监测(如疲劳提醒),但默认情况下不会持续录音。
- 主动录音功能的实现
- 用户主动操作:根据程力集团官网教程,用户可通过中控屏幕的 “录音” 应用手动启用录音功能,支持设置录音格式、音质和时长,录音文件存储于车载存储设备或云端。
- 特定场景触发:部分车型可能支持 “声控录音” 或 “紧急录音”,例如在事故发生时自动录制车内对话,但需用户提前在设置中开启相关功能。
- 行车记录仪的录音限制
原厂行车记录仪仅调用车外摄像头记录影像,不支持车内录音。虎科技等媒体报道明确指出,小米 SU7 的行车记录仪功能未集成麦克风,用户若需录制车内声音需额外加装设备。
二、隐私保护机制
- 法律合规性
小米 SU7 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及《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录音功能需用户明示同意后方可启用。隐私政策中明确说明:
- 录音数据加密存储,未经用户授权不会共享给第三方。
- 敏感信息(如生物识别数据)需单独同意,且仅用于增强驾驶安全(如疲劳监测)。
- 权限管理与关闭选项
- 一键关闭功能:用户可通过中控屏幕的 “隐私设置” 或快捷菜单直接关闭录音功能,关闭后麦克风将停止工作。
- 后台静默机制:即使开启语音助手,系统仅在用户唤醒时激活麦克风,无后台持续录音。例如,五音区拾音算法仅在检测到 “小爱同学” 唤醒词后启动。
- 数据存储与访问
- 手动录制的音频文件默认存储于车载硬盘或用户指定的 U 盘,用户可通过文件管理器或手机 APP 访问、删除。
- 云端存储需用户主动开启,且支持加密传输和匿名化处理。
三、实际使用场景与风险提示
- 可能触发录音的场景
- 用户主动操作:通过车载系统或手机 APP 启动录音功能。
- 特定功能依赖:例如紧急呼叫(需录制环境音)、语音备忘录等,需用户在使用时授权。
- 售后与故障排查:车辆在维修或故障时,厂商可能通过远程诊断临时启用麦克风,但需用户提前同意。
- 隐私风险与防范
- 第三方应用风险:若用户自行安装支持录音的第三方 APP(如会议软件),需注意其权限申请,避免隐私泄露。
- 法律证据问题:车内录音在离婚、纠纷等案件中可能作为证据,但需符合合法性要求(如双方知情、未侵犯隐私)。小米 SU7 的录音功能设计已通过合规性审查,但用户仍需谨慎使用。
四、操作建议与验证方法
- 快速确认当前状态
- 查看中控屏幕顶部是否有麦克风图标(通常在启用语音助手时显示)。
- 进入 “设置 - 隐私 - 麦克风权限”,确保非必要功能未开启。
- 彻底关闭录音功能
- 步骤:设置 → 隐私与安全 → 录音设置 → 关闭 “车内录音” 开关。
- 验证:关闭后尝试唤醒语音助手,确认麦克风无响应。
- 数据清理与备份
- 定期删除车载存储中的录音文件,避免隐私遗留。
- 若使用云端存储,可在小米账号中设置自动删除过期数据。
五、总结与厂商回应
小米 SU7 的车内录音功能以用户主动控制为核心,默认情况下不会录音。其设计逻辑遵循 “最小必要” 原则,仅在用户明确授权时启用麦克风,且提供多重隐私保护措施。若用户对隐私敏感,可通过关闭功能、定期清理数据等方式进一步增强安全性。建议购车后仔细阅读用户手册,并关注小米官方关于隐私政策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