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米汽车用料

2025-04-21 08:21:39  阅读 17 次 评论 0 条

小米汽车用料

小米汽车在 2025 年的车型中,通过材料创新与供应链整合,展现了对性能、安全和环保的多重追求。以下从车身结构、电池技术、内饰工艺、智能硬件及可持续性五个维度,结合具体车型(如 SU7 Ultra、YU7、昆仑增程版)的技术细节展开分析:

一、车身结构:高强度材料与轻量化设计


  1. 高强度钢与铝合金组合
    小米 SU7 系列的 A 柱、B 柱及底板横梁采用2000MPa 超高强度钢,配合低强钢、高强钢的阶梯式布局,在保证碰撞安全性的同时实现轻量化。例如,SU7 Ultra 的前防撞梁为3.29mm 厚铝合金,后防撞梁为2.2mm 铝合金,前舱三角结构件也采用铝合金材质,既提升刚性又减轻重量。
    此外,小米自研的泰坦合金(含 30% 循环铝)用于 9100T 大压铸后地板,实现 72 个零件合一,焊点减少 840 个,重量减轻 17%,同时满足 90km/h 后碰安全标准。

  2. 碳纤维的极致应用
    SU7 Ultra 全车覆盖17 处 3.74㎡碳纤维,包括前舱盖、尾翼、侧裙等,整车减重超 599kg,整备质量仅 1900kg。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可选配,配合 24K 金碳纤维车标,强化赛道化设计。
    YU7 则采用碳纤维车顶和侧裙装饰件,进一步降低重心并优化风阻系数至 0.195Cd。


二、电池技术:双供应链与安全创新


  1. 多供应商策略

    • 标准版 SU7:随机搭载比亚迪磷酸铁锂刀片电池(73.6kWh,能量密度 127Wh/kg)或宁德时代神行电池(73.6kWh,能量密度 134Wh/kg),CLTC 续航均为 700km。
    • 高阶车型:SU7 Max/Ultra 采用宁德时代麒麟电池(101kWh,能量密度 156Wh/kg)和麒麟 II 电池(最大放电倍率 16C,功率 1330kW),支持 800V 高压平台,15 分钟补能 510km。
    • YU7:搭载宁德时代新一代麒麟电池,CLTC 续航突破 850km,配合 480kW 超充技术,充电 5 分钟增加 300km 续航。

  2. 安全与热管理
    电池包采用CTB 一体化设计,电芯倒置技术优化散热,底部泄压阀快速释放能量。电芯侧面使用165 片二氧化硅气凝胶,可抵抗 1000℃高温,配合双大面液冷板(冷却面积 7.8㎡),热失控风险降低 90%。


三、内饰工艺:环保材质与豪华体验


  1. Alcantara 与碳纤维的融合
    SU7 Ultra 全系标配5㎡ Alcantara® 超细纤维面料,覆盖方向盘、座椅背板、中控台等,轻量化且防滑耐磨。碳纤维材质应用于座椅背板、迎宾踏板,搭配 Nappa 真皮座椅,兼顾运动与豪华。
    YU7 内饰采用翻毛皮与碳纤维方向盘,并取消传统仪表盘,改为前风挡环视投影屏,提升科技感。

  2. 环保认证与健康设计
    内饰材料通过OEKO-TEX 认证,甲醛含量低于 0.08mg/m³(国家标准 0.10mg/m³)。座椅采用植物基皮革,仪表台安装梁为塑包铝结构,车门内饰板使用硬质玻纤塑料板,兼顾轻量化与密封性。


四、智能硬件:材料与性能的平衡


  1. 激光雷达与传感器
    SU7 Ultra 车顶激光雷达支架采用PA66 塑料,虽成本较低但高温下抗冲击性下降,可能影响自动洗车场景的耐用性。YU7 则配备4 颗 128 线激光雷达,外壳材质未明确,但支持城市 NOA 功能覆盖 45 个城市。

  2. 碳化硅与轻量化线束
    电驱系统采用碳化硅电控模块,提升效率。线束使用铝导体,相比铜导体减重 30%,同时保持相同导电性能。


五、可持续性:低碳工艺与循环经济


  1. 生产端减碳
    小米汽车工厂采用80% 水性环保涂料,VOCs 排放比北京市标准低 50%。屋顶光伏电站年发电量 1640 万度,减少碳排放 9905 吨,相当于 54 万棵树的吸收量。

  2. 材料循环利用
    泰坦合金含 30% 循环铝,每零件碳减排 352.53kg。电池包采用可维修设计,中低速碰撞仅需更换溃缩区,降低维修成本与资源浪费。


总结:技术路线与用户价值


小米汽车在 2025 年的材料选择上,以 ** 性能(如碳纤维、麒麟电池)、安全(气凝胶、高强度钢)、环保(循环铝、水性涂料)** 为核心,通过供应链多元化(宁德时代 + 比亚迪)和自研技术(泰坦合金、碳化硅)实现差异化竞争力。例如,SU7 Ultra 以赛道级材料打造极致性能,YU7 以轻量化设计优化续航,昆仑增程版则通过增程式技术与后轮转向拓展家庭用户市场。未来,随着泰坦合金在更多车型的应用和电池技术的迭代,小米有望进一步巩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材料创新优势。

小米汽车用料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81811.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