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 2025 年 4 月,小米 SU7 系列已形成覆盖主流市场与高端性能的产品矩阵,其技术迭代与市场表现可概括如下:
一、产品矩阵与核心配置
2025 款小米 SU7 包含标准版、Pro 版、Max 版及 Ultra 版,价格区间从 21.59 万延伸至 81.49 万。核心配置差异显著:
- 标准版(21.59 万):CLTC 续航 700 公里,后驱单电机,基础智能驾驶(无激光雷达),适合日常通勤。
- Pro 版(24.59 万):续航提升至 830 公里,新增激光雷达与城市领航功能,算力达 508TOPS,满足长途出行需求。
- Max 版(29.99 万):双电机四驱,0-100km/h 加速 2.78 秒,配备空气悬架、布雷博刹车及 25 扬声器音响,定位性能与豪华。
- Ultra 版(52.99 万):三电机四驱,最大功率 1138kW,1.98 秒破百,CLTC 续航 630 公里,搭载 800V 高压平台与宁德时代麒麟 II 电池,5 分钟补能 220 公里。
二、智能驾驶技术进展
- 系统能力:
- 全系标配 Xiaomi HAD 智能驾驶,支持高速 NOA 与代客泊车,Pro 版及以上配备激光雷达,实现城市道路自适应巡航与车道保持。
- 2025 年 OTA 升级后,接入 VLM 视觉语言大模型,可识别施工区域、积水路段等复杂场景,并优化路口通行逻辑与变道策略。
- 争议与改进:
- 2025 年 3 月高速事故暴露 NOA 系统在夜间对静态障碍物识别不足的问题,小米随后优化预警机制,新增 “风险梯度制动” 功能(首次预警即启动梯度减速),并计划为已售车辆免费升级双电源门锁系统与电池防火涂层。
- 法律层面,SU7 智能驾驶仍归为 L2 + 级别,未通过 L3 认证,雷军在宣传中侧重功能描述而非分级定义。
三、市场表现与用户反馈
- 销量与订单:
- 2025 年 3 月单周锁单量突破 1.9 万份,SU7 Ultra 顶配版订单占比达 25%,累计交付超 20 万辆,2025 年目标上调至 35 万辆。
- 济宁地区五一团购会提供最高 2 万元政府补贴,叠加平台优惠后标准版落地价可低至 19.59 万元。
- 用户评价:
- 优势:外观设计(“保时米” 称号)、车机交互(小米澎湃 OS)、生态联动(米家设备无感控车)获得好评,续航达成率超 90%。
- 痛点:800V 超充站覆盖率不足,售后服务网点较少(济宁目前以手机维修点为主,汽车专属服务中心仍在建设中),部分用户反馈自动泊车偶发故障。
四、安全争议与应对
- 事故影响:
- 2025 年 3 月高速碰撞事故引发对电池安全与应急机制的质疑,小米回应称车辆配备机械应急拉手,但未公开电池热失控数据,导致舆论争议。
- 技术改进:
- 优化电池包结构,采用电芯倒置设计与耐 1200℃防火涂层,提升碰撞后安全性。
- 强制新车主完成 2 小时安全实训,模拟碰撞逃生场景,并建立独立事故鉴定机制。
五、地区服务与优惠
- 济宁市场:
- 小米之家济宁吾悦广场店提供试驾与团购服务,五一期间推出限时优惠,叠加政府补贴后标准版落地价约 19.59 万元。
- 售后服务方面,济宁现有 3 家小米授权服务中心(建设路店、吾悦广场店、曲阜千禧苑店),可处理车辆基础维护,但涉及智能驾驶系统的深度维修仍需返厂。
- 置换政策:
- 报废国三及以下燃油车或旧新能源车置换 SU7,可享 1 万元国家补贴,叠加地方政策后最高省 4 万元。
总结
2025 年小米 SU7 凭借多元配置与技术迭代,在 20 万 - 80 万元价格带形成竞争力,其智能驾驶与生态联动是核心优势,但补能网络与售后服务仍需完善。对于济宁用户,可通过团购与置换政策降低购车成本,但需关注售后网点建设进度。若追求极致性能与科技体验,Ultra 版是理想选择;若侧重性价比,Pro 版的续航与智驾功能已足够满足多数场景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