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汽车首款中大型纯电 SUV “小米御 7”(英文名 YU7)将于 2025 年 6 月至 7 月正式上市,这是小米汽车继 SU7 之后的第二款量产车型,标志着小米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进一步布局。以下是关于小米御 7 的核心信息及市场动态:
一、车型定位与核心配置
小米御 7 定位为中大型纯电 SUV,车身尺寸为 4999mm×1996mm×1600mm,轴距达 3000mm,采用轿跑 SUV 风格设计,风阻系数低至 0.25Cd。其核心配置包括:
- 动力系统:提供单电机后驱版和双电机四驱版两种选择,搭载磷酸铁锂(标准版)和三元锂(高配版)电池,电池容量分别为 96.3kWh 和 101.7kWh,CLTC 续航里程最高可达 820 公里,支持 800V 高压平台,充电 5 分钟可补能 200 公里。
- 智能驾驶:高配版配备 1 颗激光雷达、11 颗高清摄像头、5 颗毫米波雷达和 12 颗超声波雷达,搭载英伟达 Orin X 芯片(算力 508TOPS),支持高速 NOA、自动泊车、远程召唤等功能,城市 NOA 覆盖全国 95% 高速及地级市主干道。
- 生态整合:搭载小米澎湃 OS 车机系统,支持 “人 - 车 - 家” 全场景互联,可通过手机控制智能家居设备,如空调、窗帘、扫地机器人等,小米手环 / 手表可直接作为车钥匙使用。
二、价格与市场竞争
小米御 7 的预售价区间为 30 万至 40 万元,直接对标特斯拉 Model Y(26.35 万起)和蔚来 ES6(36.8 万起)。其定价策略延续了小米 “高配低价” 的传统,例如双电机四驱版综合功率达 508kW(691 马力),零百加速 3.49 秒,性能参数优于特斯拉 Model Y Performance 版(503kW),但价格低约 3 万元。此外,小米还推出 “老车主增购补贴 3 万元”“5 年 0 息金融方案” 等优惠政策,实际购车成本可再降 5 万元。
在市场竞争方面,小米御 7 面临特斯拉、蔚来、小鹏等品牌的激烈竞争。根据 2025 年一季度销量数据,小米 SU7 累计交付 7.59 万辆,在中大型车中排名第五,而御 7 作为 SUV 车型,需在竞争白热化的市场中突围。
三、产能与供应链
小米汽车北京亦庄工厂一期设计年产能为 15 万辆,二期工厂预计 2025 年 6 月竣工,7-8 月投产,新增年产能 15 万辆,总产能将达 30 万辆,以满足 35 万辆的年度交付目标。供应链方面,小米御 7 采用宁德时代和襄阳弗迪的电池,以及禾赛科技的激光雷达,并与一汽富维、奥联电子等企业合作,确保零部件供应稳定。
然而,产能爬坡仍面临挑战。小米 SU7 的交付周期已延长至 27-37 周,御 7 上市后可能进一步加剧产能压力。此外,小米汽车依赖外部供应商的电池和芯片,需应对供应链波动风险。
四、技术创新与生态优势
- 电池技术:御 7 搭载自研金砂电池,采用 CTB(Cell to Body)技术,电池包与底盘整合,车身扭转刚度提升 20%,低温环境下续航衰减仅 15%。
- 智能座舱:配备 16.1 英寸中控屏和 PHUD 景深式抬头显示,车机系统搭载骁龙 8295 芯片,支持语音交互、手势控制和 AR 导航。
- 生态联动:小米御 7 与小米智能家居深度整合,用户可通过车机系统远程控制家中设备,实现 “移动智能终端” 的体验升级。
五、售后服务与充电网络
小米汽车提供整车 5 年 / 10 万公里质保,关键零部件 8 年 / 16 万公里质保,并在全国主要城市布局服务中心,提供道路救援、移动维保、免费基础保养等服务。充电网络方面,小米与蔚来、小鹏、理想等品牌合作,覆盖超过 102 万充电桩,支持小米汽车 App 扫码充电和即插即充服务。
六、市场展望与挑战
小米御 7 的上市标志着小米汽车正式进军中高端电动 SUV 市场。其优势在于高性价比、智能生态整合和快速迭代能力,但需应对产能压力、品牌溢价不足、智能驾驶技术滞后等挑战。若御 7 能延续 SU7 的市场热度,有望在 2025 年实现销量突破,推动小米汽车成为新能源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