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 2025 年最新信息,小米汽车在多个车型中提供了四驱版本,具体配置因车型和版本而异:
一、主力车型四驱配置解析
- 小米 SU7 系列
- 基础版与 Pro 版:
搭载双永磁同步电机组成的矢量四驱系统,综合峰值功率达 495kW(约 673 马力),配合碳化硅逆变器实现 97.6% 系统效率。独创的「双模扭矩分配算法」可在运动模式下输出 650N・m 瞬时扭矩,节能模式则自动切换为前驱优先,兼顾性能与续航。 - SU7 Ultra 旗舰版:
配备三电机狂暴动力系统(V8s 双电机 + V6s 单电机),综合功率高达 1548 马力,0-100km/h 加速仅需 1.98 秒,极速 350km/h,堪称「地表最强四门量产车」。其四驱系统采用电动四驱形式,支持赛道级散热与碳陶瓷制动盘,100-0km/h 刹停距离仅 30.8 米。
- 基础版与 Pro 版:
- 小米 YU7 SUV
- 双电机四驱版:
提供两种动力组合:- 低功率版:前后电机功率分别为 130kW 和 235kW,综合功率 365kW,匹配磷酸铁锂电池。
- 高功率版:前后电机功率提升至 220kW 和 288kW,综合功率 508kW(约 691 马力),搭载三元锂电池,最高时速 253km/h。
- 单电机后驱版:
作为入门配置,功率为 235kW,最高时速 240km/h,匹配磷酸铁锂电池。
- 双电机四驱版:
二、技术亮点与用户价值
- 全域高压平台
小米 SU7 和 YU7 均基于 800V 高压架构,支持 4C 超快充(常温下 12 分钟补能 10%-80%),并通过智能热泵 2.0 系统提升冬季续航达成率至 83%(CLTC 工况)。
- 智能四驱控制
- 扭矩矢量分配:SU7 的四驱系统可根据路况实时调整前后轮扭矩,例如雪地模式下增加后轮驱动力,湿滑路面则平衡分配。
- 赛道级调校:SU7 Ultra 的底盘在纽北赛道完成调校,支持连续两圈极限驾驶不过热,原厂即可下赛道。
- 性价比优势
小米延续「硬件利润率不超 5%」的策略,SU7 标准版起售价 25.99 万元,而顶配 SU7 Ultra 仅 52.99 万元,相比同性能的特斯拉 Model S Plaid(81.49 万元)和保时捷 Taycan Turbo S(超百万元)更具价格竞争力。
三、选购建议
- 追求极致性能:选择 SU7 Ultra 三电机四驱版,适合赛道爱好者或对加速有极高要求的用户。
- 均衡实用:SU7 Pro 双电机四驱版或 YU7 高功率四驱版,兼顾续航(CLTC 670-810km)与通过性,适合家庭用户和长途出行。
- 预算敏感型:YU7 单电机后驱版(起售价约 30 万元)提供基础性能,满足日常通勤需求。
四、用户反馈与注意事项
- 正面评价:四驱系统在高速超车、山路爬坡时表现强劲,空气悬挂 + CDC 电磁阻尼组合对复杂路况适应性强。
- 需注意的问题:
- 激烈驾驶时电量消耗较快,建议搭配小米自建的 600kW 超充网络使用。
- 部分用户反馈品牌溢价不足,高端形象仍需时间沉淀。
总结
2025 年小米汽车的主流车型(如 SU7 系列、YU7 SUV)均提供四驱版本,覆盖从入门到旗舰的多个价位段。其四驱系统不仅性能强劲,还通过智能控制与高压平台技术实现了高效能与长续航的平衡,为用户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无论是追求赛道体验还是家庭实用,小米汽车的四驱车型均展现出较强的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