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合当前信息,用户提到的 “2025 年小米 USV” 更可能是对小米首款纯电 SUV 车型YU7(中文命名为 “小米御 7”)的拼写误写。根据最新披露的官方信息和行业动态,小米在 2025 年的新能源汽车布局已明确聚焦于 SUV 市场,以下是关键细节:
一、小米 YU7(御 7):首款纯电 SUV 的核心亮点
- 定位与定价
作为小米汽车第二款量产车型,YU7 定位于中大型轿跑 SUV,以 23.59 万元起售的策略切入主流市场,最高配置版本预计控制在 40 万元以内,直接对标特斯拉 Model Y 等热门车型。
- 设计与性能
- 车身尺寸为 4999mm×1996mm×1600mm,轴距达 3000mm,采用全隐藏式门把手、流线型车顶和尾翼设计,风阻系数低至 0.235Cd。
- 提供单电机后驱(130kW)和双电机四驱(235kW)两种动力方案,四驱版综合功率达 691 马力,零百加速跻身 3 秒俱乐部,最高车速 240km/h。
- 搭载磷酸铁锂电池,提供 96.3kWh 和 101.7kWh 两种容量,CLTC 续航里程最高可达 820 公里,支持 5.2C 超快充技术。
- 智能化配置
- 标配 11 组摄像头与 5 颗毫米波雷达组成的感知系统,高配车型或搭载激光雷达,支持 Xiaomi HAD 端到端全场景智驾功能,覆盖高速、城市道路及泊车场景。
- 创新采用前挡风玻璃投影显示技术(HUD),配合 16.1 英寸中控屏实现多屏交互,碳纤维方向盘支持全车语音控制。
- 量产与交付
小米 YU7 已于 2025 年 3 月完成工信部申报,计划 6 月正式上市。雷军亲自参与冬季高速长途测试(-10℃环境下续航表现稳定),并透露该车将在武汉大学等高校开展用户体验活动,强化年轻市场渗透。
二、SU7 Ultra:性能旗舰的突破
除 YU7 外,小米在 2025 年还推出了SU7 Ultra高性能版,进一步巩固品牌高端形象:
- 极致性能:搭载三电机系统(双 V8s+V6s),综合功率 1548 马力,零百加速 1.98 秒,最高时速 350km/h,配备碳陶瓷制动盘和赛道专用电池包,CLTC 续航 630 公里。
- 豪华配置:全车 21 处使用碳纤维材质(总面积 5.5 平方米),内饰采用 Alcantara 面料,标配激光雷达和端到端智驾系统,售价 52.99 万元起,纽北限量版(两座)达 81.49 万元。
- 市场表现:SU7 Ultra 上市 10 分钟大定突破 6900 台,成为传统豪华品牌用户转型电动性能车的重要选择,直接推动小米 2025 年交付目标从 30 万台上调至 35 万台。
三、技术生态与产能布局
- 核心技术合作
小米与英伟达合作采用 DRIVE Orin 平台构建智能驾驶系统,并联合慧博云通开展自动驾驶测试与数据标注,强化算法优化能力。同时,雷军提出推动车载硬件标准化,计划与同行共享生态资源,提升跨品牌适配性。
- 产能保障
北京亦庄工厂二期工程已启动双班生产,年产能突破 40 万台。2025 年小米计划推出至少两款新车型(含增程式 SUV),覆盖 15 万 - 80 万元价格区间,目标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 50% 的市场中占据 10% 份额。
四、用户关注点延伸
- 泉州市场动态
小米汽车在福建的交付网络已逐步完善,如郑州经开区前程交付中心等门店可提供试驾与售后支持。建议用户关注 2025 年 6 月 YU7 上市后,本地经销商是否推出区域专属优惠(如充电权益、保养套餐)。
- 竞品对比
与特斯拉 Model Y 相比,YU7 在价格相近的前提下,提供更长轴距、更高续航和更丰富的智能配置;而 SU7 Ultra 则以超跑级性能挑战保时捷 Taycan Turbo S 等传统豪华车型,展现小米在技术整合上的差异化优势。
综上,2025 年小米的核心战略是通过YU7 和 SU7 Ultra 双车型覆盖主流与高端市场,结合生态协同与产能释放,进一步巩固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力。若用户对具体配置、试驾体验或购车政策有更多需求,建议通过小米汽车官网或线下门店获取实时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