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 2025 年,小米汽车在充电桩领域已形成覆盖家用、公共、超充的立体网络,结合技术创新与生态合作,为用户提供高效、智能的充电体验。以下是核心信息梳理:
一、家用充电桩:智能与性价比兼具
1. 产品矩阵
- 7kW 标准版:单相 220V 输入,适配普通家用电路,售价 2999 元,支持夜间谷电预约充电,满足日常通勤需求。
- 11kW 高配版:三相 380V 输入,充电速度提升 40%,售价 5999 元,适合配备 380V 电表的用户。
- 第三方选择:如星云充电桩(7kW/11kW),价格较原厂低 30%-50%,支持多品牌兼容,适配小米 SU7 及其他新国标车型。
2. 核心功能
- 智能互联:通过 “充电喵” APP 远程控制,支持蓝牙无感启动、NFC 刷卡、预约充电(谷电时段自动开启)。
- 安全防护:16 重防护机制(过压、漏电、防雷等),车规级品质,6 年质保。
- 兼容性:全系兼容新国标,支持交流 / 直流双模式,适配特斯拉、比亚迪等主流品牌。
二、公共充电网络:百万级覆盖与跨品牌合作
1. 规模与布局
- 102 万根充电桩:接入 “小米充电地图”,覆盖 365 个城市,88.1% 高速服务区,其中 80 万根为直流快充桩,平均功率超 150kW。
- 超充站建设:计划 2025 年建成 500 + 座 600kW 液冷超充站,重点布局一线城市及高速路网,实现 “5 分钟补能 220 公里”。
2. 合作生态
- 车企联盟:与蔚来、小鹏、理想共享 3 万 + 充电桩,支持跨品牌即插即充。例如,小米 SU7 在蔚来 500kW 超充桩上充电功率可达 190kW,15%-90% 电量仅需 28 分钟。
- 运营商合作:整合国网、特来电、星星充电等资源,动态显示桩位忙闲、电价波动等信息,支持 APP 扫码与即插即充。
三、技术创新与用户体验
1. 高压平台适配
- 小米 SU7 Max 搭载 871V 真 800V 高压架构,配合超充桩实现 “15 分钟补能 510 公里”,普通公共桩也可通过协议优化提升充电效率。
- 第三方桩兼容性:通过 7 万次测试优化,兼容 99% 品牌充电桩,解决充电协议不匹配问题。
2. 智能化功能
- 谷电优化:APP 自动识别电价低谷时段(如 23:00-7:00),降低充电成本。
- 电池健康管理:支持涓流充电,延长电池寿命;实时监测电池状态,推送维护建议。
- V2G 技术探索:计划接入智能电网调度,未来可实现车辆向电网反向输电(需政策支持)。
四、政策与成本优化
1. 补贴政策
- 国家补贴:直流快充桩最高补贴 800 元 / 千瓦,光储充一体化项目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
- 地方优惠:如浙江用户购买小米充电桩可享 15% 立减,叠加 800 元券包后,7kW 桩最低 1694 元。
2. 成本控制
- 私桩共享:支持闲置充电桩接入公共平台,按小时计费获取收益,提升利用率。
- 错峰奖励:月度谷电使用率超 70% 的用户可兑换充电优惠券,1 度电 = 0.2 积分。
五、用户场景与服务
1. 日常通勤
- 家用桩夜间充电(7kW/11kW)满足日常需求,APP 远程监控充电进度。
- 城市公共桩覆盖密集,支持即插即充,平均等待时间低于 10 分钟。
2. 长途出行
- 高速服务区超充站(480kW+)提供极速补能,配合充电地图智能规划路线。
- 跨品牌合作覆盖全国 88% 高速服务区,解决 “里程焦虑”。
3. 售后服务
- 小米官方提供送装一体服务,第三方品牌如星云支持全国联保,故障响应时间≤24 小时。
总结
2025 年,小米汽车充电桩通过 “自建 + 合作” 模式,构建了覆盖全国的充电网络,同时以智能功能、高压技术和政策红利降低用户成本。无论是家用桩的便捷性、公共桩的覆盖广度,还是超充站的速度优势,均体现了小米在充电领域的战略布局。未来,随着 V2G 技术落地和补贴政策深化,小米有望进一步巩固其 “公用桩充电之王” 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