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 2025 年,小米汽车的核心生产基地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并已形成 “一主两辅” 的产能布局。以下是具体信息:
一、北京超级工厂:主力生产基地
1. 一期工厂(已投产)
- 位置:北京亦庄新城马驹桥智能制造基地,西至同义路,北至景盛南四街。
- 产能:设计年产能 15 万辆,通过优化产线流程,2024 年实际月产能已从 7000 辆提升至 1.2 万辆。
- 产品:主要生产小米首款车型 SU7 系列,包括标准版、Pro、Max 及高性能版 Ultra。
- 现状:2024 年 4 月启动交付,因订单火爆,交付周期长达 300 天以上。
2. 二期工厂(2025 年投产)
- 位置:与一期工厂仅一路之隔,位于北京亦庄新城 YZ00-0606 街区。
- 产能:规划年产能 30 万辆,投产后北京总产能将达 45 万辆。
- 进度:2025 年 4 月完成规划验收,6 月中旬竣工,预计 7-8 月正式投产。
- 意义:支撑小米 2025 年 35 万辆的交付目标,为新车型(如 YU7)提供产能保障。
二、武汉基地:华中战略支点
- 规划:选址武汉经开区通航产业园,占地面积约 2000 亩,与小鹏、路特斯工厂形成产业集群。
- 定位:辐射华中市场,分散供应链风险,缩短交付半径。
- 现状:2025 年 4 月仍处于筹备阶段,尚未披露具体投产时间。
三、上海工厂:潜在扩张方向
- 传闻:2025 年 3 月有消息称小米计划在上海临港或金山建设第三工厂,利用长三角汽车产业链优势。
- 依据:小米在上海招聘建厂、工程等岗位,且上海拥有全国最密集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网络。
- 进展:尚未有官方确认,仍处于前期洽谈阶段。
四、合作生产:供应链协同
- 电芯工厂:小米与北汽蓝谷、宁德时代合资成立北京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建设电芯智能制造工厂,保障动力电池供应。
- 代工传闻:2023 年曾与江淮、奇瑞等车企洽谈代工,但目前未公开实质性合作。
五、政策与产能保障
- 政策支持:2025 年 “两新” 政策(报废更新、置换更新)加大新能源汽车补贴,单车最高补贴 2 万元,刺激市场需求。
- 产能规划:北京二期工厂投产后,小米汽车年产能将突破 45 万辆,配合武汉、上海潜在基地,为全球化布局奠定基础。
总结
2025 年,小米汽车的生产重心仍集中在北京亦庄超级工厂,一期和二期工厂将承担 90% 以上的产能。武汉基地作为华中战略支点,未来可能成为第二生产中心;上海工厂若落地,将依托长三角产业链优势进一步扩大产能。此外,与宁德时代等企业的合作确保了核心零部件供应,为小米汽车的规模化生产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