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 2025 年 4 月,小米汽车已明确投产的生产基地为北京亦庄超级工厂,该基地分两期建设,目前一期已稳定生产,二期进入竣工倒计时阶段。此外,武汉基地的建设进展引发关注,但尚未正式投产。以下是具体信息梳理:
一、北京亦庄超级工厂(已投产 + 在建)
- 一期工厂
- 位置: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镇,占地面积约 72 万平方米,总投资约 630 亿元。
- 产能:设计年产能 15 万辆,通过双班制生产和产线优化,2024 年实际交付量达 13.68 万辆,2025 年一季度月产能已提升至 2.4 万辆。
- 车型:主要生产小米 SU7 系列,2025 年新增 SU7 Ultra 车型。
- 自动化水平:引入超 700 个机器人,关键工艺 100% 自动化,每 76 秒下线一台车。
- 二期工厂
- 位置:紧邻一期工厂东侧,占地面积 53.11 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 40 万平方米。
- 进度:2025 年 4 月完成规划验收,预计 6 月中旬竣工,7-8 月正式投产。
- 产能:投产后将新增年产能 15 万辆,总产能突破 30 万辆,支撑 2025 年 35 万辆交付目标。
- 车型:主要生产小米 YU7,该车型计划于 2025 年 8 月上市。
二、武汉基地(建设中,未投产)
- 规划信息
- 位置:武汉经开区通航产业园,总规划用地 2000 亩,与小鹏、路特斯工厂相邻。
- 产能:规划支撑 2026 年百万辆产销量目标,预计一期产能 30 万辆。
- 进展:2025 年 4 月网传工厂已动工,但官方未正式宣布,部分岗位招聘显示进入筹备阶段。
- 合作动态:小米与东风汽车洽谈利用其云峰工厂闲置产能,该工厂具备年 30 万辆生产能力,可能成为武汉基地的临时过渡方案。
三、其他潜在基地
- 上海交付中心:位于松江区泗泾镇,主要承担销售、试驾、交付功能,无生产能力。
- 北京三期规划:二期工厂旁 52 公顷地块已公示为工业用地,可能用于未来三期工厂建设,但 2025 年尚未动工。
- 代工可能性:有传闻称小米与东风汽车合作代工,但未获官方确认。
四、产能与交付目标
- 2025 年产能:北京一期 + 二期总产能预计 30 万辆,实际交付目标提升至 35 万辆。
- 交付压力:当前 SU7 系列交付周期仍长达 40 周以上,二期工厂投产将缓解供应紧张。
- 区域布局逻辑:北京基地辐射华北及全国市场,武汉基地瞄准华中及出口,形成 “南北双枢纽”。
总结
截至 2025 年 4 月,小米汽车已投产的生产基地为北京亦庄一期工厂,二期工厂即将投产,武汉基地处于建设阶段。若以 “已投产” 标准计算,2025 年上半年小米汽车有1 个生产基地;若包含即将投产的二期工厂,则为2 个基地。武汉基地的正式落地时间及产能释放节奏,将成为小米能否实现 2026 年百万辆目标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