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现有信息,截至 2025 年 4 月,小米在深圳没有直接运营的自有工厂,但其产品生产主要通过与本地代工厂合作完成。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深圳的小米产品生产:依赖代工厂而非自有工厂
- 代工厂合作模式
小米在深圳的手机、耳机、智能家居等产品主要由富士康、比亚迪等代工厂负责生产。例如:
- 富士康龙华园区:BOSS 直聘信息显示,深圳龙华区富士康科技集团为小米手机、路由器等产品提供组装、包装等服务,招聘岗位包括 “小米手机小时工”“小米耳机扫描员” 等。
- 比亚迪电子:作为全球知名代工厂,比亚迪为小米中低端手机提供生产支持,其深圳基地参与了部分机型的制造。
- 供应链企业协同
深圳拥有完整的电子产业链,吸引了大量小米供应链企业。例如:
- 汇川技术:与小米联合研发汽车电机,其深圳基地为小米汽车提供核心零部件。
- 飞荣达:供应导热材料和散热模组,支持小米手机和汽车的热管理技术。
二、小米自有工厂布局:聚焦北京、武汉等地
- 北京昌平智能工厂
该工厂于 2024 年投产,年产能达 1000 万台智能手机,主要生产小米高端机型(如小米 14 系列),采用高度自动化生产线,是小米 “智能制造标杆” 项目。
- 武汉智能家电工厂
2025 年 11 月即将投产的武汉工厂专注于空调等智能家居产品,规划六大核心分厂,目标成为行业头部品牌。
- 北京亦庄汽车工厂
小米汽车超级工厂,2025 年计划生产 10 万辆小米 SU7 系列汽车,并开放参观预约。
三、深圳的战略定位:研发与总部经济
- 小米国际总部
2020 年签约的深圳国际总部项目于 2024 年竣工,位于南山区后海中心区,总投资 77.6 亿元,聚焦智能手机与人工智能研发、商务拓展和互联网服务,不涉及生产制造。
- 供应链与生态合作
深圳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和电子产业高地,为小米提供了强大的供应链支持。例如:
- TCL 华星:供应车载显示屏幕,用于小米汽车内饰。
- 速腾聚创:提供激光雷达技术,支持小米自动驾驶系统。
四、未来可能性:深圳或成小米新质生产力布局重点
2025 年宝安区 “一号文” 提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强调培育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等新质生产力。虽然目前无小米自有工厂落地,但深圳的产业政策和供应链优势可能吸引小米未来在此布局:
- 智能机器人:宝安区规划建设智能机器人灵巧手产业园,与小米的生态链战略高度契合。
- 汽车供应链:深圳已成为小米汽车核心零部件的重要来源地,未来可能进一步深化合作。
总结
2025 年深圳没有小米直接运营的自有工厂,但其产品通过代工厂和供应链企业实现本地化生产。小米在深圳的战略重心是研发与总部经济,而生产制造主要集中在北京、武汉等地。未来,随着深圳新质生产力政策的推进,小米可能在此拓展更多合作领域,但短期内自有工厂落地的可能性较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