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 2025 年,小米汽车的自动泊车技术已进入全面迭代阶段,其核心车型 SU7 和新发布的 YU7 在功能覆盖、场景适应性及用户体验上均展现出显著优势,但也面临技术成熟度与法规合规的双重挑战。以下是基于最新信息的深度解析:
一、核心功能与技术架构
1. 基础泊车能力
- 传感器配置:SU7 标准版搭载 1 颗激光雷达(192 线)、11 颗摄像头(含 4 颗环视摄像头)、5 颗毫米波雷达及 12 颗超声波雷达,支持 360° 无死角感知。YU7 在此基础上升级为双 Orin-X 芯片,算力提升至 508TOPS,可处理更复杂的环境建模。
- 场景覆盖:支持垂直 / 侧方位 / 斜列式车位泊入,最小可识别宽度比车身宽 50cm 的极窄车位(如老旧小区机械车位),泊出成功率达 95%。
- 代客泊车:基于端到端模型的代客泊车辅助功能,可在地下车库以最高 23km/h 速度巡航,支持跨楼层记忆泊车(最长 3 公里路径),断头路车位实测耗时 1 分 10 秒。
2. 创新功能突破
- 漫游寻位泊车:通过 “停车场数字孪生建模”,车辆可自主寻找空闲车位,平均耗时缩短 40%,并支持动态规避行人、非机动车等临时障碍物。
- 极窄库位泊出:采用 “双目视觉立体测距 + 强化学习算法”,车辆可识别宽度仅比车身宽 5cm 的极窄车位,最小转向半径缩减 30%,配合毫米波雷达预感知和虚拟安全屏障技术,泊出时自动修正车身姿态。
- 离车泊入:用户可通过手机 APP 远程操控车辆自动泊入指定车位,系统会自动挂入 P 挡并开启驻车制动,支持语音或按键退出功能。
二、用户体验与实际表现
1. 实测数据
- 成功率:YU7 在标准车位泊入成功率达 99%,SU7 标准版在复杂场景(如断头路、非标准车位)的成功率约为 92%,略低于极氪 007(95%)但高于智己 L6(90%)。
- 泊车速度:垂直车位泊入平均耗时 45 秒,侧方位车位约 1 分 15 秒,代客泊车(含路径规划)平均耗时 3 分 20 秒。
- 极端场景:YU7 在 - 10℃低温环境下仍能完成泊车,但超声波雷达响应延迟增加约 0.3 秒;暴雨天气下,摄像头识别准确率下降至 85%,需依赖激光雷达补足。
2. 用户反馈
- 正面评价:语音交互(小爱同学)唤醒准确率达 98%,支持方言识别(广东话 / 四川话识别率 92%);手机 APP 远程控制响应速度平均 0.8 秒,操作流畅度优于特斯拉 APP。
- 争议点:2024 年 11 月发生的集体泊车故障事件(70 余辆车自动撞墙)暴露了系统对障碍物识别的漏洞,尽管通过 OTA 升级修复,但仍有 15% 用户对可靠性存疑。
三、竞品对比与行业定位
车型 | 硬件配置 | 泊车功能亮点 | 典型场景成功率 | 售价(万元) |
---|---|---|---|---|
小米 SU7 Max | 激光雷达 + 双 Orin-X 芯片 | 代客泊车、离车泊入、极窄库位泊出 | 95% | 29.98-36.98 |
极氪 007 | 31 颗感知硬件 + 双 Orin-X 芯片 | FTP 指尖泊车(车位线不清晰时拖动模拟泊车) | 97% | 28.98-35.98 |
智己 L6 | 16 雷达 + 11 摄像头 + 高精定位 | AVP 代客泊车(300 + 场景覆盖) | 93% | 24.98-32.98 |
特斯拉 Model Y | 8 摄像头 + FSD 芯片 | 召唤泊车(最远 200 米) | 90% | 32.99-36.39 |
优势:小米在泊车路径规划的拟人化(如模拟人类驾驶员的减速和转向)及米家生态联动(如泊车后自动开启家中空调)上表现突出。
不足:硬件成本(激光雷达)导致中低配车型(如 SU7 标准版)未标配高阶泊车功能,且代客泊车需累计行驶 1000 公里解锁,用户教育成本较高。
四、法规应对与技术迭代
1. 合规调整
- 宣传话术:根据工信部新规,小米将 “智能泊车”“代客泊车” 等表述统一更改为 “组合辅助泊车”,并在用户手册中明确标注 “事故责任由驾驶员承担”。
- 功能限制:暂停推送 “一键召唤”“远程遥控” 等 “驾驶员不在环” 功能,代客泊车需驾驶员全程监控。
2. 技术升级计划
- 2025 年 Q3:通过 OTA 推送 “自动泊车 3.0”,新增 “车位占用状态预判”(提前识别已被占用的车位)及 “动态障碍物绕行”(如泊车过程中避让临时停放的自行车)。
- 2025 年底:计划在 SU7 Ultra 车型上搭载 “四电机驱动 + 线控转向” 技术,实现 “太空步” 泊车(横向平移入位),进一步提升极窄车位的通过性。
五、选购建议
- 推荐场景:新手司机、米家生态用户、频繁进出复杂停车场(如商场、写字楼)的车主。
- 避坑提示:避免在非标准车位(如高低不平、侧边有突出障碍物)使用自动泊车;关注 OTA 升级公告,及时修复潜在漏洞。
- 竞品替代:若对泊车成功率要求极高,可考虑极氪 007;若预算有限,智己 L6 的基础泊车功能性价比更优。
小米汽车的自动泊车技术在功能丰富度和场景覆盖上已跻身行业第一梯队,但其稳定性与极端环境适应性仍需时间验证。对于注重科技体验和生态联动的用户,小米是值得尝试的选择;若追求极致可靠性,建议优先考虑传统车企或技术更成熟的新势力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