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米 SU7 的续航表现,目前市场反馈和技术分析显示,其实际续航与官方标称值存在一定差异,但这一现象需结合行业背景、测试标准及使用场景综合判断。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官方数据与实际表现的差异
小米 SU7 不同版本的 CLTC 续航标称值为 628-830 公里。从用户反馈和第三方测试来看,实际续航在城市道路中普遍能达到标称值的 80%-90%,例如 830 公里版本在城市工况下可行驶约 650 公里。但在高速场景或低温环境下,续航达成率会显著下降。例如:
- 高速实测:某媒体测试显示,SU7 Pro 在高速工况下续航达成率为 82.5%(标称 750 公里,实测 636 公里)。
- 冬季低温:在 - 15°C 环境下,SU7 的续航达成率仅为 47.5%(标称 810 公里,实测 385 公里)。
这一差异与电动车行业普遍现象一致。根据顶端新闻 2025 年 2 月报道,极氪 007 等车型的续航达成率甚至低于 60%,相比之下,小米 SU7 的表现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二、续航差异的核心原因
- 测试标准差异
小米 SU7 的标称续航基于 CLTC(中国轻型汽车行驶工况)标准,该标准以城市低速工况为主,平均车速仅 28.5km/h,且未包含高速、低温等场景。而用户实际驾驶中,高速、频繁加减速、空调使用等行为会导致能耗增加。例如:
- 高速场景:时速超过 100km/h 时,风阻能耗占比可达 60% 以上,SU7 在 120km/h 高速下的百公里能耗约为 20kWh,比 CLTC 工况高 40%。
- 低温环境:电池在 - 10°C 时活性下降,续航衰减约 30%-40%,同时空调制热能耗增加约 5kWh/100km。
- 电池管理策略
为保护电池寿命,车企普遍会锁止部分电量。例如,小米 SU7 标称 73.6kWh 的电池,实际可充入 87.86kWh,说明有约 15% 的电量被锁止。这种设计虽导致表显续航与实际充电量不符,但可延长电池循环寿命至 2000 次以上(行业平均约 1500 次)。
- 用户使用习惯
驾驶风格对续航影响显著。若用户频繁急加速、急刹车,能耗可能增加 20%-30%。例如,有用户反馈 “生铁右脚” 驾驶习惯导致续航下降至标称值的 60%。
三、行业对比与监管动态
- 行业现状
续航虚标是电动车行业普遍问题。根据车质网数据,2025 年 1-4 月新能源汽车续航相关投诉占比达 18%,其中极氪 007、理想 MEGA 等车型的续航达成率不足 70%。相比之下,小米 SU7 的投诉量较少,且集中在电池包受损等硬件问题,而非续航虚标。
- 政策监管
2025 年 1 月实施的新能源补贴新政要求,车型必须通过 - 20°C 低温续航测试,且实际续航不得低于标称值的 90%。目前尚无小米 SU7 因续航问题被处罚的公开信息。
四、用户应对建议
- 理性参考标称值
建议用户以 CLTC 标称值的 70%-80% 作为实际续航预期,高速或冬季场景下再打 7 折。例如,标称 830 公里的车型,冬季高速续航可能在 350-400 公里之间。
- 优化使用习惯
- 驾驶风格:平稳加速、避免频繁变道,可提升续航 10%-15%。
- 能量回收:开启强回收模式,可增加续航 5%-8%。
- 空调设置:冬季制热温度设为 20°C,风量 2 档,可减少能耗约 30%。
- 关注官方技术更新
小米 SU7 已通过 OTA 升级优化了电池管理策略(如 1.2.3 版本 OTA),未来可能进一步提升续航准确性。用户可通过小米汽车 App 关注更新动态。
五、总结
小米 SU7 的续航表现符合行业平均水平,其标称值与实际使用的差异主要源于测试标准、环境因素和用户习惯。对于普通消费者,若日常以城市通勤为主,SU7 的续航足够应对;若涉及长途或低温场景,建议选择更高续航版本或搭配燃油车使用。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小米 SU7 存在系统性的续航虚标问题,其实际表现可通过第三方测试和用户口碑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