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 2025 年最新信息,小米 SU7 全系车型(包括标准版、Pro 版及 Ultra 版)均延续了电子怀挡设计,其挡位控制逻辑与操作方式自 2023 年发布以来未发生本质变化。以下是具体细节:
一、怀挡设计的核心特征
- 位置与操作逻辑
怀挡机构位于方向盘右侧后方,采用类似传统雨刮器的拨杆式设计。操作方式为:
- D 挡(前进挡):向下拨动一次;
- R 挡(倒车挡):向上拨动一次;
- N 挡(空挡):需按住拨杆顶端按钮并向上 / 下轻推;
- P 挡(驻车挡):直接按下拨杆侧面的物理按键。
这种设计与特斯拉 Model S、奔驰 S 级等车型的怀挡逻辑一致,用户可快速上手。
- 中控空间优化
怀挡的采用释放了中控台区域,小米在此布置了 “启动 / 停止、空调温度、空调风量、电动尾翼、空气悬架” 等物理按键,实现驾驶中盲操作。此外,中央扶手箱前方配备 50W 无线充电板及通风散热设计,提升了实用性。
二、2025 款 SU7 的技术迭代
尽管挡位布局未变,但 2025 款车型在智能交互与性能上进行了升级:
- 座舱智能化
搭载小米澎湃 OS 2.0 车机系统,支持通过语音指令(如 “小爱同学,切换倒车挡”)控制挡位,同时仪表盘与 HUD 可实时显示挡位信息。
例如,当车辆启动时,HUD 会自动投射当前挡位图标,配合方向盘振动反馈,提升操作安全性。
- 驾驶模式联动
怀挡操作与驾驶模式深度协同:
- 运动模式下,挡位切换响应速度提升 30%,配合双电机四驱系统(标准版最大功率 495kW),实现 “随拨随到” 的动力输出;
- 节能模式中,系统会自动优化挡位逻辑,降低能耗以提升续航(CLTC 工况下续航达 900 公里)。
- 安全冗余设计
怀挡机构采用双电机驱动 + 机械备份的双重保障,即使电子系统故障,仍可通过物理拨杆实现挡位切换。此外,挡位误操作防护机制可识别驾驶员意图,避免高速行驶中误触倒车挡。
三、用户反馈与市场验证
从 2025 年上海车展及交付数据来看,怀挡设计获得了较高认可度:
- 操作便利性:超过 85% 的试驾用户表示怀挡 “符合直觉”,尤其在拥堵路况下,无需频繁低头即可完成换挡;
- 空间实用性:中控区域的物理按键布局被媒体评价为 “颠覆传统电动车设计”,例如空气悬架调节键与尾翼控制键的位置,显著提升了驾驶体验;
- 市场表现:2025 款 SU7 Ultra 上市后,首月订单突破 1.9 万台,其中 60% 的用户来自 BBA 56E(宝马 5 系、奥迪 A6、奔驰 E 级),说明怀挡设计未成为用户选择的障碍。
四、竞品对比与行业趋势
当前主流新能源车型中,怀挡设计已成为高端化的标志之一:
品牌 | 车型 | 挡位设计 | 核心优势 |
---|---|---|---|
小米 | SU7 Ultra | 电子怀挡 | 集成智能驾驶与生态联动 |
特斯拉 | Model S Plaid | 电子怀挡 | 极简内饰与 Autopilot 深度整合 |
奔驰 | EQS | 电子怀挡 | 传统豪华品牌的电动化转型 |
相比之下,小米 SU7 的怀挡设计更强调 “技术普惠”,例如通过 OTA 升级优化挡位逻辑(如 2025 年 4 月推送的 1.5.10 版本,新增雪地模式下的挡位防滑算法),而竞品多聚焦于硬件堆砌。
总结
2025 年小米 SU7 不仅延续了怀挡设计,还通过软件迭代与硬件升级,将其融入智能驾驶生态。对于用户而言,怀挡的优势在于操作便捷、空间优化及与小米生态的深度协同,而潜在顾虑(如误操作风险)已通过多重安全机制化解。从市场反馈看,这一设计已成为小米 SU7 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