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 2025 年,小米 SU7 的主要生产基地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小米汽车超级工厂,该工厂分两期建设,总产能预计达到 30 万辆 / 年,并可通过优化提升至 50 万辆 / 年。以下是具体信息:
一、北京工厂:核心生产基地
1. 一期工厂
- 位置:北京亦庄新城马驹桥智能制造基地,紧邻特斯拉北京工厂。
- 规模:占地面积 72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39.6 万平方米,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智能汽车工厂之一。
- 产能:
- 设计年产能 15 万辆,2024 年实际交付量达 13.68 万辆。
- 生产效率极高,满产后每 76 秒下线一台车,关键工序自动化率 100%。
- 生产情况:
- 2023 年竣工,2024 年 4 月开始交付 SU7,是首款车型的首发生产地。
- 已实现 SU7 标准版、Pro 版、Max 版的量产,并计划生产 SU7 Ultra 高性能版。
2. 二期工厂
- 位置:与一期工厂仅隔一条马路,土地面积 53.11 万平方米。
- 进度:
- 2024 年 7 月开工,2025 年 3 月部分建筑封顶,计划 2025 年 6 月竣工,7-8 月投产。
- 投产后,两座工厂总产能将提升至 30 万辆 / 年,满负荷产能预计突破 50 万辆。
- 扩建计划:工厂面积将从 53 公顷扩展至 105 公顷,以满足未来产能需求。
二、武汉工厂:不涉及汽车生产
1. 工厂定位
- 武汉工厂是小米的智能家电基地,主要生产空调、智能家居设备等。
- 一期项目聚焦空调品类,规划六大分厂,覆盖家用及中央空调生产。
2. 投产时间
- 2025 年 11 月正式投产,2026 年大规模量产,与汽车生产无关。
三、代工合作:初期过渡措施
-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曾为小米 SU7 提供代工支持,2023 年工信部目录显示其参与生产部分车型。
- 但随着北京工厂产能提升,代工已逐步转为自有生产,2025 年 SU7 的主要生产将依赖北京工厂。
四、供应链与区域经济影响
- 本地供应链:70% 零部件来自京津冀地区,包括首钢的硅钢材料、宁德时代的电池等。
- 区域带动:小米工厂已成为北京经开区的 “智造名片”,带动周边就业和产业链升级。
五、用户关心的交付问题
- 产能提升:二期工厂投产后,SU7 的交付周期将显著缩短。例如,Pro 版订单等待时间从 11 个月降至 6 个月内。
- 参观与体验:北京工厂已开放常态化参观,游客可近距离了解生产流程,并购买小米汽车文创产品。
总结
2025 年,小米 SU7 的生产将以北京亦庄超级工厂为核心,一期和二期工厂协同运作,年产能达 30 万辆。武汉工厂专注于智能家电,与汽车生产无关。随着产能释放和供应链优化,SU7 的交付效率将进一步提升,成为小米汽车销量增长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