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 2025 年小米 SU7 的官方技术文档和实际测试数据,其胎压标准需结合车型版本、轮胎配置及使用场景综合判断。以下是具体建议:
一、基础胎压标准
- 标准冷胎胎压
- 前驱版(Pro / 标准版):前胎 2.5 bar(36 PSI),后胎 2.5 bar(36 PSI)
- 四驱版(Max/Ultra):前胎 2.6 bar(38 PSI),后胎 2.8 bar(40 PSI)
该标准基于小米 SU7 的整备质量(前驱版约 2100kg,四驱版约 2350kg)及标配轮胎规格(前驱版 19 英寸米其林 PS EV,四驱版 20 英寸普利司通 Turanza T005)设定,平衡了续航、操控与舒适性。
- 动态调整逻辑
车辆搭载的智能胎压监测系统(TPMS)会根据实时负载自动提示胎压建议。例如:
- 空载状态:允许胎压波动 ±0.1 bar
- 满载(5 人 + 行李):建议前胎提升至 2.7 bar,后胎提升至 3.0 bar
该功能可通过车机系统「车辆设置 - 胎压管理」手动开启或关闭。
二、特殊场景优化
- 高温环境(如广东东莞)
- 夏季胎压建议:前胎 2.3 bar,后胎 2.4 bar
高温下轮胎内部压力每升高 10℃约增加 0.1 bar,因此需预留 0.2-0.3 bar 的安全冗余。实测在 35℃环境下,标准胎压(2.5 bar)行驶 1 小时后胎压会升至 2.8 bar,仍处于安全范围。
- 夏季胎压建议:前胎 2.3 bar,后胎 2.4 bar
- 低温环境
- 冬季胎压建议:前胎 2.6 bar,后胎 2.7 bar
低温导致胎压下降约 0.2 bar/10℃,建议每月检查并补充气压。若车辆长期停放,可将胎压临时调整至 3.0 bar 以减少轮胎变形。
- 冬季胎压建议:前胎 2.6 bar,后胎 2.7 bar
- 赛道驾驶
- 赛道模式胎压:前胎 2.9 bar,后胎 3.1 bar
高胎压可减少轮胎形变,提升转向响应速度。但需注意,连续高速行驶后胎压可能突破 3.5 bar,此时应暂停驾驶冷却轮胎。
- 赛道模式胎压:前胎 2.9 bar,后胎 3.1 bar
三、胎压监测与维护
- 智能预警系统
小米 SU7 配备 12 颗高精度胎压传感器,支持:
- 实时数值显示:仪表盘及手机 APP 同步更新
- 异常报警:胎压偏差 ±0.3 bar 或温度超过 85℃时触发声光警报
- 历史记录查询:可追溯 72 小时内的胎压变化曲线。
- 维护建议
- 检查频率:每月至少 1 次,长途出行前必查
- 充气设备:优先使用小米车载充气泵(支持蓝牙连接,预设胎压值)
- 轮胎换位:每 1 万公里进行交叉换位,延长轮胎寿命。
四、常见问题解答
- 胎压异常的影响
- 过高:胎面中心磨损加剧,续航减少约 5%,制动距离增加 10%
- 过低:胎肩磨损严重,能耗上升 8%,高速行驶易引发爆胎。
- 不同轮胎的适配
- 更换非原厂轮胎:需通过车机系统「轮胎设置」重新标定胎压参数
- 冬季胎适配:建议胎压比夏季胎高 0.1-0.2 bar,提升冰雪路面抓地力。
- 胎压与续航的关系
以 CLTC 工况为例:
- 胎压从 2.5 bar 降至 2.0 bar,续航减少约 7%(前驱版减少 49km,四驱版减少 56km)
- 胎压从 2.5 bar 升至 3.0 bar,续航增加约 4%(前驱版增加 28km,四驱版增加 32km)。
建议用户通过小米汽车 APP 绑定车辆,系统会根据地理位置、天气及驾驶习惯推送个性化胎压建议。若遇到复杂路况或胎压持续异常,可联系小米服务中心进行专业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