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汽数研、易车、CNMO 科技等权威机构发布的 2025 年第一季度数据,小米 SU7 在多个细分市场表现强劲,具体排名如下:
2025 年第一季度小米 SU7 销量排名
排名 | 细分市场 | 销量 | 数据来源 |
---|---|---|---|
1 | 中国中大型轿车 | 75,869 辆 | 中汽数研、易车 |
4 | 中国轿车整体市场 | 75,869 辆 | CNMO 科技、中华网 |
1 | 新势力车型(纯电 / 混动) | 75,869 辆 | 车闻天下、阿叶 |
1 | 新能源中大型轿车 | 75,869 辆 | 新浪财经、CNMO 科技 |
核心市场表现分析
- 中大型轿车市场:
小米 SU7 以 75,869 辆的销量断层领先,远超第二名奥迪 A6L(45,148 辆)和第三名奔驰 E 级(33,302 辆)。这一成绩得益于其 21.59 万元起的定价、700 公里 CLTC 续航、Xiaomi HyperOS 智能座舱等配置,精准切入家庭用户和科技爱好者市场。
- 整体轿车市场:
在传统燃油车主导的轿车市场中,小米 SU7 位列第四,仅次于吉利星愿、五菱宏光 MINIEV 和比亚迪海鸥。其销量超过大众朗逸(66,816 辆)和日产轩逸(58,821 辆),成为唯一进入前五的纯电车型。
- 新势力与新能源领域:
小米 SU7 在新势力车型中一骑绝尘,销量是第二名小鹏 MONA M03(47,130 辆)的 1.6 倍。在新能源车型占比 50% 的前 20 名轿车中,SU7 是唯一的中大型纯电车型,凸显其差异化竞争优势。
销量增长动力
- 产能与交付:
小米 SU7 在 2025 年 3 月单月交付量突破 29,000 辆,累计锁单量超 43 万台,未交付订单仍达 15 万台,交付周期最长需等待 49 周。小米汽车工厂一期产能已提升至 3 万辆 / 月,二期工厂预计 2025 年 6 月投产,全年产能有望达 45 万辆。
- 产品竞争力:
2025 年 2 月上市的 SU7 Ultra(52.99 万元)进一步巩固高端市场,而标准版车型凭借 21.59 万元的起售价,与特斯拉 Model 3(23.19 万元起)形成直接竞争。截至 2025 年 3 月,SU7 已连续 5 个月单月交付超 2 万辆。
- 市场策略:
小米通过 “生态链 + 性价比” 模式,将手机、智能家居与汽车深度联动,吸引年轻用户。例如,SU7 支持手机无感解锁、车家互联等功能,成为小米 IoT 生态的核心入口。
全年展望与挑战
- 销量目标:
小米官方 2025 年目标为交付 35 万辆,第三方机构预测可能达 40 万 - 45 万辆。若按此增速,SU7 有望进入 2025 年全球纯电车型销量前十。
- 竞争对手:
下半年需面对小鹏 P10、华为智界 R7 等新车型的冲击。此外,特斯拉 Model 3 改款、比亚迪汉 EV 升级也可能分流部分市场份额。
- 国际市场:
小米 SU7 已在欧洲、中东等地区开启预售,中东用户甚至愿以 100 万元高价购买顶配版。但海外交付预计 2026 年启动,2025 年仍以国内市场为主。
数据说明
- 时效性:当前数据截至 2025 年 4 月,全年排名需待 12 月官方统计。
- 统计差异:不同机构(如中汽协、乘联会)统计口径可能不同,排名略有出入。
- 预测依据:行业分析基于 SU7 的产能爬坡速度、订单储备及市场热度,存在不确定性。
如需实时更新,建议关注中汽协、易车等平台的季度报告,或小米汽车官方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