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场研究机构 Canalys 和 IDC 的数据,2025 年第一季度小米 15 系列在中国市场的出货量已突破 393 万台,占小米当季总出货量(1330 万台)的约 29.5%。这一成绩不仅刷新了小米数字旗舰的季度销量纪录,更推动小米时隔十年重返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第一的位置。
核心数据与市场表现
- 激活量与市场地位
截至 2025 年第 10 周(3 月 9 日),小米 15 系列累计激活量已达 335 万台,位居同期国产旗舰机型第一。到第一季度末,这一数字进一步攀升至 393 万台,显示出持续的市场热度。从价格段来看,小米 15 系列在 4000-5000 元价位段的市占率位列中国市场第一,其中售价 6999 元的小米 15 Ultra 首月销量突破 30 万台,推动高端机型占比提升至 23.3%。
- 供应链与产能支撑
小米 15 系列的热销得益于供应链的深度协同。其主摄采用索尼 LYT900 传感器,长焦为 IMX858 传感器,供应链包括欧菲光、舜宇、三星电机等头部厂商。据产业链消息,小米 15 系列初期备货量约 700 万部,且通过与高通的三年联合研发,确保了骁龙 8 Gen4 芯片的稳定供应。此外,小米汽车 SU7 用户中 30% 同步购买小米 15 系列,形成 “人车家” 生态的协同效应。
- 政策与渠道红利
国家对 6000 元以下机型的 15% 补贴政策成为关键推手,小米 90% 的产品线覆盖补贴范围,叠加线上线下统一价策略,显著降低了消费者决策成本。同时,小米在 2025 年第一季度新增 2000 家下沉市场门店,进一步瓦解了 OPPO、vivo 的传统渠道优势。
全年趋势与行业影响
- 高端化战略的突破
小米 15 系列的成功标志着其 “性价比” 标签的突破。该系列均价达 4500 元,高端机型占比提升至 25%,推动小米智能手机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 0.5-1.5 个百分点。市场分析认为,小米在 6000 元以上价位段的持续发力,可能重塑中国高端手机市场格局。
- 全球市场拓展
小米 15 系列于 2025 年 3 月在欧洲市场发售,小米 15 标准版起售价 999 欧元,小米 15 Ultra 起售价 1499 欧元,超过苹果 iPhone 16 Pro Max 的欧洲定价。尽管海外市场尚未贡献主要销量,但这一布局为小米冲击全球 2 亿台年销量目标奠定了基础。
- 竞争环境与挑战
华为凭借 Pura 70 系列和 nova 13 系列,在高端市场仍保持 35% 的份额,而苹果因定价过高和创新不足,在中国市场出货量同比下滑 9%。此外,供应链波动(如芯片涨价)和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可能影响小米 15 系列的后续表现。
数据对比与行业地位
品牌 | 2025 年 Q1 中国出货量(万台) | 同比增速 | 市场份额 |
---|---|---|---|
小米 | 1330 | 40% | 19% |
华为 | 1300 | 10% | 18% |
OPPO | 1060 | 3% | 15% |
vivo | 1040 | 4% | 15% |
苹果 | 920 | -8% | 13% |
(数据来源:Canalys、IDC)
总结
2025 年第一季度,小米 15 系列以 393 万台的出货量成为小米重返中国市场第一的核心驱动力。其成功源于高端化战略、供应链协同、政策红利及全渠道布局。尽管全年数据尚未完全公布,但基于 Q1 表现和市场趋势,小米 15 系列有望成为年度爆款,推动小米向全球 2 亿台年销量目标迈进。然而,华为的技术优势、苹果的品牌韧性及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仍将构成持续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