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米汽车谁代工的

2025-04-29 13:12:52  阅读 4 次 评论 0 条

截至 2025 年 4 月,小米汽车的代工情况呈现 **“自主生产为主、特定车型代工为辅”** 的格局,具体信息如下:

一、核心产能:自建工厂主导生产


小米汽车的主力车型(如 SU7 系列)主要由北京亦庄自建工厂完成生产,这一模式自 2024 年 7 月小米获得独立造车资质后全面确立。该工厂具备以下特点:

  1. 高度自动化与绿色生产:工厂拥有超过 700 台机器人,实现冲压、焊接、涂装、总装等关键工艺 100% 自动化,同时配备光伏板年发电 1640 万度,废重金属零排放。
  2. 产能快速扩张:一期工厂已投产,二期工厂于 2025 年 4 月进入路面硬化阶段,预计年中竣工,三期规划地块也在推进中。2025 年 3 月单月交付量突破 2.9 万辆,全年产能目标从 35 万辆上调至 45 万辆。
  3. 技术自主化:雷军在 2025 年 3 月公开表示,小米 SU7 Ultra 搭载的电机为自主研发生产,摆脱了早期依赖代工的局面。

二、代工合作:特定车型与战略布局


尽管自建工厂是主力,小米在 2025 年仍存在代工合作,主要针对以下场景:

  1. 增程式 SUV “昆仑”

    • 合作方:东风汽车集团(武汉云峰工厂)。
    • 背景:该车型定位 15 万元级增程式动力 SUV,内部代号 “昆仑”,预计 2026 年上市。小米因产能压力选择与东风合作,利用其现有工厂快速投产。
    • 进展:2025 年 3 月双方签署战略协议,但具体代工规模尚未公开,可能涉及车型初期产能补充。

  2. 历史代工关系

    • 北汽集团:2023 年至 2024 年 7 月期间,小米 SU7 曾由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代工,但随着小米获得独立资质,代工关系终止。
    • 富士康与长城:早期传闻中,富士康和长城汽车被推测为潜在代工方,但未获得官方确认,且小米自建产能提升后,此类合作可能性降低。


三、代工模式的逻辑与挑战


  1. 战略灵活性:代工可快速补充产能,应对市场需求激增(如 2025 年小米 SU7 订单积压约 15 万辆)。
  2. 技术风险:代工可能导致供应链管控难度增加,小米通过自建工厂确保核心技术(如电机、电池)的自主可控。
  3. 政策合规:中国对新能源汽车代工有严格限制(如代工产品两年累计销量超 3 万辆可申请资质),小米通过自建工厂规避政策风险。

四、未来趋势


  1. 产能重心转移:随着北京工厂产能释放(2025 年预计生产 45 万辆),代工占比可能进一步下降。
  2. 合作深化:若东风代工的 “昆仑” SUV 市场表现良好,小米可能扩大与东风的合作范围,甚至探索其他代工伙伴。
  3. 全球化布局:小米武汉科技园、空调工厂等项目显示其在华中地区的战略布局,未来可能在武汉或其他地区引入新的代工合作。

总结


2025 年小米汽车的代工模式呈现 **“自主为主、代工为辅”** 的特点:

  • 主力车型:SU7 系列由北京亦庄自建工厂生产,产能占比超 90%。
  • 特定车型:增程式 SUV “昆仑” 可能由东风代工,占比不足 10%。
  • 未来方向:代工更多作为产能补充手段,小米将持续强化自主生产能力,推动品牌与技术的全球化竞争。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86907.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