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开信息及行业动态,2025 年小米汽车的供应链体系已形成覆盖电池、电机、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车身部件等核心领域的上市公司矩阵。以下是各环节的主要供应商及合作亮点:
一、电池与动力系统
- 宁德时代(300750.SZ)
- 核心产品:三元锂电池(101kWh),适配小米 SU7 Max 及 Ultra 车型,支持 800V 高压快充技术,4C 超充能力可实现充电 5 分钟续航 200 公里。
- 技术壁垒: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采用电芯倒置安全设计,通过 14 层物理防护,在小米 SU7 事故中被排除责任。
- 比亚迪(002594.SZ)
- 核心产品:弗迪刀片电池(磷酸铁锂),覆盖小米 SU7 标准版,成本较三元锂电池低 15%-20%,适配入门级市场。
- 产能布局:比亚迪重庆工厂为小米 SU7 供应电池,2025 年订单占其外供业务的 12%。
- 亿纬锂能(300014.SZ)
- 潜在合作:虽未直接出现在小米汽车公开供应链中,但作为全球大圆柱电池技术领先者,其 OMNI 全能电池已通过宝马验证,未来可能切入小米高端车型供应链。
二、电机与电控系统
- 汇川技术(300124.SZ)
- 核心产品:V6s 高性能电机(288kW)及 800V SiC 电驱系统,适配小米 SU7 Ultra,支持 1.98 秒零百加速,电机效率达 97.6%。
- 合作深度:承接小米 SU7 全系 70% 的电机订单,2025 年电驱系统收入预计突破 40 亿元。
- 精进电动(688280.SH)
- 技术储备:曾与小米联合开发 275kW 电机,但未进入量产供应链,未来可能通过技术迭代参与下一代车型。
三、智能驾驶与座舱
- 高通(QCOM.US)
- 核心产品:骁龙 8295 芯片,搭载于小米 SU7 智能座舱,算力达 30TOPS,支持多屏交互与 AR-HUD。
- 英伟达(NVDA.US)
- 核心产品:Orin 芯片,用于小米 SU7 Pro/Max 的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单芯片算力 254TOPS,支持 BEV+Transformer 算法。
- 禾赛科技(HSAI.US)
- 核心产品:AT128 激光雷达,配备于小米 SU7 Ultra,探测距离 300 米,点云密度 5M / 秒,成本较上一代降低 40%。
- 速腾聚创(02498.HK)
- 核心产品:4D 毫米波雷达,与小米合作开发前向雷达,支持 200 米探测距离,2025 年订单占其营收的 18%。
- 德赛西威(002920.SZ)
- 核心产品:智能座舱域控制器,集成高通 8295 芯片与鸿蒙 OS,支持多模态交互,2025 年订单金额超 15 亿元。
- 华阳集团(002906.SZ)
- 核心产品:AR-HUD(增强现实抬头显示),投射距离 7.5 米,分辨率 1920×720,适配小米 SU7 全系。
四、车身与零部件
- 华域汽车(600741.SH)
- 核心产品:内饰件、电驱动铝壳盖、LED 车灯,覆盖小米 SU7 及 YU7 车型,2025 年营收贡献占比提升至 15%。
- 福耀玻璃(600660.SH)
- 核心产品:全车钢化玻璃,采用欧盟认证标准,通过底部托底冲击测试,2025 年产能利用率达 93%。
- 津荣天宇(300988.SZ)
- 核心产品:智能底盘精密金属部件,包括电池包结构件、热管理管路,2025 年新增小米订单超 5 亿元。
- 凯众股份(603037.SH)
- 核心产品:底盘悬架减震元件,国内市占率超 30%,为小米 SU7 开发线控制动技术,2025 年订单量增长 60%。
五、热管理与轮胎
- 奥特佳(002239.SZ)
- 核心产品:热管理系统,独家供应小米 SU7 空调压缩机,集成热泵技术,冬季续航提升 20%。
- 赛轮轮胎(601058.SH)
- 核心产品:与小米合作开发赛道专用胎 Podium Track PT01(半热熔胎),适配 SU7 Ultra 赛道场景,售价 2450-3050 元 / 条。
六、其他关键环节
- 商络电子(300975.SZ)
- 核心产品:通过 Tier1 供应商间接供应阻容感、电源芯片,2025 年小米相关收入占比提升至 25%。
- 贝特瑞(835185.BJ)
- 核心产品:硅碳负极材料,适配宁德时代快充电池,能量密度提升 15%,2025 年出货量占小米电池材料的 30%。
供应链特点与风险提示
- 技术协同:小米与宁德时代、汇川技术等企业共建联合研发平台,推动电池快充、电机效率等技术迭代。
- 国产化率: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超 70%,华域汽车、福耀玻璃等企业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
- 风险因素:电池混用政策(宁德时代与弗迪随机分配)可能引发消费者疑虑,需关注供应链稳定性。
如需获取最新动态,建议关注小米汽车官方公告及供应链企业财报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