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 2025 年 5 月,小米汽车的核心生产基地位于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一生产布局已通过多个权威渠道得到验证,且相关产能规划和生产动态清晰明确。
一、北京工厂:当前唯一量产基地
- 地理位置与工厂规模
小米汽车超级工厂坐落于北京亦庄新城马驹桥智能制造基地,总投资约 630 亿元,占地面积 71.8 万平方米,是中国品牌中唯一集研发、制造、交付和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汽车科技产业园区。工厂内设有压铸、冲压、车身、涂装、电池、总装六大车间,引入超过 700 个机器人,关键生产工艺实现 100% 自动化。
- 产能与生产现状
- 一期工厂:2024 年 3 月正式投产,设计年产能 15 万辆,通过优化产线流程,实际月产能已提升至 1.5 万辆。2025 年 4 月,北京工厂单月交付量突破 2.8 万辆,平均每 76 秒下线一台整车。
- 二期工厂:紧邻一期工厂,预计 2025 年年中竣工,投产后年产能将增至 15 万辆,与一期形成 “双工厂” 协同,总产能可达 30 万辆 / 年。二期工厂旁还预留了三期规划用地,未来可能进一步扩建。
- 产品覆盖
目前北京工厂主要生产小米 SU7 系列车型(包括标准版、Pro 版、Max 版及 Ultra 版),并计划于 2025 年 6-7 月投产首款 SUV 车型 YU7。
二、武汉与上海:未来产能扩张方向
- 武汉工厂:筹备中的第二基地
- 规划进展:2025 年 4 月,小米与武汉经开区的汽车工厂选址谈判进入实质阶段,计划利用东风集团闲置产能,构建 “南北协同” 制造体系。网传武汉工厂总规划用地 2000 亩,规模是小鹏武汉工厂的三倍,预计支撑 2026 年百万辆产能目标。
- 当前状态:虽有土地动工迹象,但小米官方尚未正式宣布武汉工厂投产时间,2025 年大概率仍处于建设或设备调试阶段。
- 上海工厂:传闻中的第三基地
- 潜在优势:上海拥有完整的汽车产业链、人才资源及港口物流优势,小米在上海的研发中心和前期招聘动作引发建厂猜测。
- 不确定性:目前尚无官方确认,且北京工厂二期投产后产能已能满足 2025 年目标,上海工厂可能作为远期规划。
三、2025 年产能与交付目标
- 产能支撑
北京工厂一期双班制生产 + 二期投产,2025 年总产能预计达 30 万辆,加上潜在的武汉工厂(若年内投产),实际产量可能突破 45 万辆,远超官方原定的 35 万辆目标。
- 交付挑战
尽管产能提升,小米 SU7 标准版交付周期仍长达 43-50 周,反映出市场需求旺盛与供应链压力并存。小米正通过扩建工厂、优化供应链(如自研电池技术)缓解交付压力。
四、总结
2025 年,北京是小米汽车唯一已投产的生产基地,武汉和上海的工厂仍处于筹备或传闻阶段。北京工厂的产能扩张(二期投产)将成为全年交付目标的核心保障,而武汉、上海的布局则为未来产能爆发埋下伏笔。若需获取最新动态,建议关注小米官方公告或权威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