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 2025 年 5 月,小米入股蔚来汽车的传闻主要源于第三方机构的猜测,双方已明确否认这一计划,且无官方公告或股权变动的证据支持。以下是基于公开信息的详细分析:
一、传闻背景与官方回应
- 海通国际的猜想
2025 年 1 月,海通国际发布研究报告,提出 “小米可能收购蔚来” 的猜想,认为此举可扩大蔚来换电模式的应用范围,并推动小米在智能驾驶领域的领先地位。这一猜测迅速引发行业热议,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 小米与蔚来的辟谣
- 小米方面: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以幽默方式回应,暗示该猜想属于第三方臆测,小米不会对此发表评论。
- 蔚来方面:蔚来品牌与传播助理副总裁马麟明确表示,海通国际的猜想 “纯属虚构”,并强调蔚来正专注于换电网络的扩展和多品牌战略。
二、行业分析与现实逻辑
- 双方战略重心与资源需求
- 小米:2025 年小米汽车的核心目标是提升产能,确保首款车型 SU7 的交付,并筹备第二款车型 YU7 的上市。雷军在跨年夜直播中明确提出 “2025 年交付 30 万辆” 的目标,此时收购蔚来将分散资源,与小米的战略方向不符。
- 蔚来:蔚来 2024 年销量达 22.2 万辆,计划 2025 年实现翻倍增长至 44.4 万辆。其换电网络已覆盖全国 700 多座城市,并通过乐道、萤火虫等新品牌下沉市场,财务状况改善(2024 年第三季度自由现金流转正),无被收购的迫切需求。
- 合作替代收购的可能性
小米与蔚来已在充电补能领域展开合作。2024 年 12 月,蔚来向小米开放 1.4 万个充电桩,小米用户可通过小米汽车 App 使用蔚来充电网络。这种轻量级合作既能满足双方需求,又避免了收购带来的整合风险。
- 股权结构与资本动向
- 蔚来股权:截至 2025 年 4 月,蔚来的股权结构中主要股东为李斌(持股 7.9%,投票权 36.7%)、CYV N Investments RSC 等,腾讯退出主要股东行列,未提及小米参与。
- 蔚来融资:2025 年 3 月,蔚来通过配售 1.368 亿股 A 类普通股募资 40.3 亿港元,用于研发和强化资产负债表,但配售对象中无小米。
三、市场与行业影响
- 竞争格局
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激烈,小米与蔚来均面临特斯拉、比亚迪、鸿蒙智行等对手的压力。若小米收购蔚来,可能重塑行业格局,但双方更倾向于通过差异化竞争(如小米的性价比、蔚来的高端换电)保持市场地位。
- 技术互补性
小米在 AI、物联网领域的优势与蔚来的换电技术存在协同潜力,但双方已通过合作(如充电网络)实现资源共享,无需通过股权绑定。
四、未来可能性
- 业务合作深化
双方可能在智能驾驶、供应链等领域进一步合作,但股权层面的整合概率较低。例如,小米入股蔚来的供应商(如富特科技)或与蔚来联合研发技术。
- 行业整合趋势
新能源汽车行业并购案例增多(如吉利收购魅族),但小米与蔚来的合作模式更倾向于 “生态联盟” 而非股权收购。若未来市场环境剧变,不排除双方通过资本运作加速布局的可能性,但目前无迹象显示这一方向。
结论
截至 2025 年 5 月,小米入股蔚来汽车的传闻缺乏事实依据,双方已多次辟谣,且无官方公告或股权变动支持。 小米与蔚来的合作更多集中在业务层面(如充电网络),而非股权整合。未来,双方可能在技术、供应链等领域深化合作,但短期内入股或收购的可能性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