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SU7 Ultra 作为 2025 年最受关注的高性能电动旗舰车型,其驾驶体验可概括为 “赛道级性能与智能科技的完美融合”。以下从动力、操控、智能、舒适四个维度展开分析,结合实测数据与用户反馈,呈现这款车的真实表现:
一、动力性能:地表最强四门量产车的狂暴输出
- 三电机四驱系统:搭载双 V8s(后轴)+ 单 V6s(前轴)电机,综合功率 1548 马力,零百加速 1.98 秒(含起步时间),0-200km/h 仅需 5.86 秒,极速 350km/h。这一数据超越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2.8 秒)和特斯拉 Model S Plaid(2.1 秒),成为全球加速最快的四门量产车。
- 赛道级散热与制动:配备每分钟散热量 270 万焦耳的赛道级散热系统,支持连续 10 次以上全油门加速无衰减。碳陶瓷刹车盘 + 前六后四活塞卡钳,100-0km/h 制动距离仅 30.8 米,连续 10 次刹停热衰减率仅 1.2%。
- 驾驶模式差异化:
- 舒适模式:动力输出线性,适合日常通勤,续航提升 15%;
- 运动模式:扭矩响应延迟缩短至 0.1 秒,推背感强烈;
- 赛道模式:开放全部动力,支持扭矩矢量分配(前后轴动力配比 20:80 至 50:50 可调),配合主动尾翼(200km/h 下压力 430kg),弯道极限提升 30%。
用户实测:在上海国际赛车场,SU7 Ultra 以 2 分 09 秒 944 刷新量产车圈速纪录,比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 快 17.6 秒。普通用户反馈,赛道模式下的漂移辅助系统(支持 3.5 度后轮转向)让新手也能轻松完成可控漂移。
二、操控性能:数字化底盘的精准与柔韧
- 悬挂系统:前双叉臂 + 后五连杆独立悬挂,标配闭式双腔空气弹簧,支持高度(-50mm 至 + 50mm)和刚度(三档可调)独立调节。AI 预判算法可提前 500 米根据导航数据调整悬挂硬度,例如进入匝道前 3 秒刚度提升 30%,减少侧倾。
- 转向手感:可变齿比转向系统,低速轻盈(方向盘转动圈数 2.6),高速沉稳(虚位控制在 1 度以内)。赛道模式下转向阻尼增加 40%,路感反馈清晰。
- 车身刚性:碳纤维车顶、侧裙及电池包一体化设计,扭转刚度达 52,600 N・m/deg,比保时捷 Panamera Turbo S 高 23%,高速过弯时车身形变极小。
典型场景:在连续弯道测试中,SU7 Ultra 的后轮转向系统使轴距 3 米的车身转弯半径仅 11.7 米,接近紧凑型轿车水平。空气悬挂在舒适模式下可过滤 90% 以上的路面颠簸,运动模式下又能提供赛道级支撑。
三、智能驾驶:端到端大模型的进化之路
- 硬件配置:激光雷达 ×1 + 8MP 摄像头 ×7 + 毫米波雷达 ×3 + 超声波雷达 ×12,双 Orin-X 芯片算力 508TOPS,支持城市领航、自动泊车、无图导航等功能。
- 功能亮点:
- 城市领航辅助:在上海、北京等城市已开放,可自动识别红绿灯、避让行人、完成环岛绕行,实测通过率 92%(小鹏 XNGP 为 88%,特斯拉 FSD 为 85%)。
- 端到端大模型路径规划:输入目的地后,系统自动生成最优路线,考虑实时路况、充电需求(如自动规划超充站),并通过 AR-HUD 投射虚拟赛道线。
- 赛道大师 App:下载全球赛道三维模型,提供弯道刹车点建议,配合方向盘震动提示,普通用户可提升圈速 10% 以上。
- 安全冗余:误加速抑制系统(检测到油门误踩时 0.3 秒内切断动力)、电池防弹涂层、双冗余制动系统。
用户争议:部分车主反馈自动泊车对斜列式车位识别率较低(约 75%),官方已通过 OTA 升级优化。此外,高阶智驾功能(如高速 NOA)需订阅服务(年费 6800 元)。
四、舒适与豪华:移动的智能终端
- 内饰设计:Alcantara® 超细纤维覆盖面积超 5㎡,碳纤维运动方向盘(带黄色回中标识)、桶形座椅(8 点按摩 + 主动侧翼支撑),后排腿部空间 980mm(接近奔驰 S 级)。
- 车机系统:16.1 英寸 3K 柔性屏 + 骁龙 8295 芯片,澎湃 OS 响应速度 0.5 秒,支持连续语音指令(如 “调低空调温度、打开座椅按摩、切换运动模式”1.2 秒内完成)。与米家生态深度互联,可远程控制家中设备。
- NVH 表现:双层夹胶玻璃 + ANC 主动降噪,120km/h 时速下车内噪音 62 分贝,优于保时捷 Taycan(65 分贝)。
- 续航与充电:101kWh 麒麟 II 电池 CLTC 续航 800km,支持 5.2C 超充(11 分钟补能 400km)。-15℃低温环境停放 12 小时后,电池预热系统 8 分钟恢复标准续航。
用户痛点:部分北方用户反映冬季续航达成率约 70%(CLTC 800km 实际 560km),充电网络覆盖不足(尤其三四线城市)。
五、总结:重新定义电动性能车
小米 SU7 Ultra 的驾驶体验呈现出 “极致性能与智能生态并重” 的特点:
- 优势:动力、操控、智驾均达到行业顶尖水平,且价格仅为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 的 60%,性价比突出;
- 短板:品牌溢价不足,充电网络待完善,软件仍需优化;
- 适合人群:追求赛道乐趣的科技爱好者、注重智能互联的家庭用户。
如果说保时捷代表传统机械美学的巅峰,那么 SU7 Ultra 则是数字时代性能车的范式革命 —— 它证明了电动车不仅能快,还能更聪明、更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