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在 2025 年延续了其 “极致探索” 的战略,推出了多款旗舰产品,覆盖智能手机、电动汽车、智能家居和 AIoT 生态,展现了在高端化和技术创新上的突破。以下是 2025 年小米最新产品及技术的深度解析:
一、智能手机:影像与性能的巅峰之作
1. 小米 15 Ultra
作为年度旗舰,小米 15 Ultra 以 “移动影像新标杆” 为目标,搭载了徕卡超纯光学系统,采用 1 英寸主摄、200MP 潜望长焦和 14mm 超广角四摄组合,覆盖 14mm-400mm 全焦段,支持 28 倍无损变焦。其首发的 “徕卡超低反镜头玻璃” 将抗刮性能提升 82.4%,大幅减少鬼影问题。屏幕方面,6.73 英寸 2K 全等深四微曲屏支持 1-120Hz LTPO 自适应刷新率,峰值亮度达 3200nits,获得三重护眼认证。
性能上,小米 15 Ultra 搭载骁龙 8 至尊版芯片,配合双路环形冷泵散热系统,确保长时间高性能输出。电池采用 6000mAh 金沙江硅基电池,支持 90W 有线快充和 80W 无线快充,海外版电池容量为 5410mAh。通信方面,全球首发卫星直连数据功能,支持天通卫星和北斗卫星双通信,可在无网络环境下实现 7 公里双向通话。
软件层面,小米 15 Ultra 运行HyperOS 2,整合了HyperAI技术,支持 AI 人像动态壁纸、全局 AI 翻译、实时录音转写等功能,端侧 AI 模型覆盖从 0.3B 到 30B 参数规模,提升多模态交互体验。
价格方面,小米 15 Ultra 国内起售价 6499 元(12+256GB),顶配双卫星版 7999 元;欧洲市场起售价 1499 欧元。
2. Redmi Note 14 Pro+
定位中端旗舰,Redmi Note 14 Pro + 搭载 2 亿像素 AI 镜头,支持 OIS 光学防抖和 AI 多帧融合,在暗光拍摄中表现出色。屏幕采用 6.67 英寸 AMOLED 柔性直屏,支持 120Hz 高刷和 1920Hz PWM 调光。性能上,搭载第三代骁龙 7 + 芯片,配合 VC 液冷散热,兼顾游戏与日常使用。价格方面,12+256GB 版本 2299 元起,提供沙漠金等新配色。
二、电动汽车:SU7 Ultra 刷新性能标杆
1. 小米 SU7 Ultra
作为小米汽车的旗舰车型,SU7 Ultra 以 “性能比肩保时捷、科技紧追特斯拉” 为目标,搭载三电机系统,综合功率 1138kW(1548 马力),零百加速 1.98 秒,最高时速超过 350km/h,创下纽北赛道量产四门车最快圈速。车身采用 24K 金碳纤维车标和 Alcantara 内饰,配备空气悬架和主动后轮转向,兼顾豪华与操控。
续航方面,SU7 Ultra 搭载 120kWh 麒麟电池,CLTC 续航达 800 公里,支持 800V 高压平台,充电 5 分钟可续航 200 公里。智能驾驶方面,小米全栈自研的端到端大模型已全量推送,支持无图 NOA 和车位到车位的自动泊车。
价格方面,SU7 Ultra 标准版 52.99 万元,纽北限量版 81.49 万元。据雷军透露,该车上市三天销量突破 1 万辆,提前完成全年 1 万台的销售目标。
2. 小米 YU7 2025 款
定位中高端市场,YU7 2025 款搭载单电机后驱系统,最大功率 250kW,CLTC 续航 620 公里。采用 5070×1970×1465mm 车身尺寸,轴距 3000mm,主打家庭用户市场。价格预计 30 万元左右,计划 2025 年下半年上市。
三、智能家居与 AIoT:生态协同再升级
1. 小米平板 7 Pro
搭载 11.2 英寸 3.2K 超清护眼屏,支持 144Hz 七档可变刷新率,采用第三代骁龙 8s 芯片,配备 8850mAh 电池和 67W 快充。针对生产力场景,平板 7 Pro 支持 Wi-Fi 7 高速连接和旗舰四扬声器,配合磁吸键盘和触控笔,可流畅运行办公软件。
2. 小米 Buds5 Pro
采用入耳式设计,支持 55dB 深度降噪和 LDAC 高清音频传输,搭载哈曼 AudioEFX 调音技术,音质表现接近有线耳机。续航方面,单次使用 7 小时,搭配充电盒总续航 42 小时。价格 1399 元起,提供雪山白、钛光金等配色。
3. 小米手表 S4
配备 1.74 英寸 AMOLED 方屏,支持旋转表冠和百变表圈设计,搭载澎湃 OS 2,新增双模对讲模式和健康监测功能。电池续航最长 14 天,支持 NFC 和 eSIM 独立通信。价格 999 元起,eSIM 版 1299 元。
4. 米家扫拖机器人 X20 Max
采用双机械臂设计,支持自动洗拖布和热风烘干,搭载 3D 结构光避障和 AI 识别技术,可智能区分障碍物类型。吸力提升至 8000Pa,续航时间 2 小时,支持多地图存储和跨楼层清扫。价格 3699 元。
四、软件与 AI:HyperOS 2 与 HyperAI 重构体验
1. HyperOS 2
基于自研微内核架构,HyperOS 2 实现了 “端边云” 协同,支持跨设备无缝连接。其核心技术包括:
- HyperCore:优化系统调度,应用启动速度提升 30%,后台保活能力增强。
- HyperConnect:支持双摄像头协同拍摄、“Home Screen+” 跨设备桌面共享等功能。
- HyperAI:整合端侧 AI 大模型,支持全局 AI 写作、实时翻译、智能场景推荐等,端到端加密保护用户数据。
2. 小米 HyperAI
作为小米 AI 战略的核心,HyperAI 通过端云混合架构实现多模态感知与执行。在小米 15 Ultra 上,HyperAI 支持 AI 人像动态壁纸,可赋予静态图片动态效果;在汽车领域,HyperAI 与智能驾驶系统深度融合,实现语音控制车辆功能和路况分析。
五、市场表现与技术突破
1. 销售数据
- 手机:小米 15 Ultra 上市首周销量突破 50 万台,其中双卫星版占比 30%。
- 汽车:SU7 系列 4 月交付量超 2.8 万辆,SU7 Ultra 锁单量突破 1.5 万台,产能已排至 2026 年。
2. 技术奖项
- 小米 15 Ultra 获 MWC 2025 “Best in Show” 大奖,其卫星通信和影像技术受到国际认可。
- 小米 SU7 Ultra 在纽北赛道创下量产四门车最快圈速,展现了小米在电动性能车领域的技术实力。
六、用户反馈与迭代
小米 15 Ultra 在发布初期存在控制中心音量条错位、全面屏手势失效等问题,但通过系统更新(OS2.0.103.0 版本)已修复。SU7 Ultra 用户对其加速性能和智能驾驶功能评价较高,但部分用户反馈座椅舒适性和车机交互流畅度有待提升。
总结:2025 年小米的战略布局
2025 年,小米以 “人车家全生态” 为核心,通过高端化产品(如小米 15 Ultra、SU7 Ultra)和技术创新(HyperOS 2、HyperAI)巩固市场地位。在智能手机领域,小米进一步缩小与苹果、三星的差距;在电动汽车赛道,SU7 系列凭借性能与性价比成为特斯拉 Model S 的强劲对手。未来,小米将继续加大 AI 和物联网投入,推动生态协同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