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米汽车工厂厂长

2025-05-07 01:29:19  阅读 12 次 评论 0 条

根据公开信息,2025 年小米汽车工厂的主要负责人是于立国,他目前担任小米汽车副总裁,分管智能制造部、工厂及体系运营部,直接统筹北京工厂的运营与产能爬坡,并向雷军汇报工作。这一任命是小米汽车 2025 年 2 月人事调整的结果,旨在应对产能压力和新车型上市带来的挑战。

背景与职责


于立国的职业生涯与汽车制造深度绑定。他曾在北汽集团担任战略规划部部长、北汽新能源执行副总经理等职,主导过极狐品牌的从 0 到 1 交付,具备丰富的传统车企管理经验。2023 年加入小米后,他初期负责综合管理部,2025 年调整分工后,全面接管工厂运营,成为小米汽车产能提升的核心人物。

当前,小米北京工厂面临双重压力:一是现有一期工厂产能利用率不足 30%(设计年产能 15 万辆),二是二期工厂预计 2025 年 7 月投产后需快速实现产能爬坡,以支撑全年 35 万辆的交付目标。于立国的核心任务包括:

  1. 提升一期工厂效率:通过优化产线流程,将月产能从 7000 辆提升至 1.2 万辆,并维持良品率稳定。
  2. 推进二期工厂投产:二期工厂占地面积扩展至 105 公顷,规划年产能 15 万辆,需在竣工后迅速完成设备调试和供应链整合。
  3. 应对新车型量产:小米首款 SUV 车型 YU7 计划于 2025 年 6-7 月上市,对工厂的柔性生产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与季国伟的关系


此前有媒体报道,季国伟曾担任小米汽车工厂总经理(2024 年 12 月小米公关部称其为 “季厂长”),并在 2025 年 1 月公开表示 “全年交付目标 30 万台”。但 2025 年 2 月的人事调整后,于立国正式接管工厂管理职责,季国伟的最新职位未在公开信息中明确提及。结合爱企查数据,季国伟目前担任上海联江工业用品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可能已离开小米汽车。

工厂布局与未来挑战


小米汽车的核心生产基地位于北京亦庄经济开发区,分两期建设。一期工厂已于 2023 年竣工,二期工厂预计 2025 年 7 月投产,两期总产能将达 30 万辆 / 年。此外,小米在武汉江夏区布局了零部件生产线(如前副车架焊接项目),但尚未明确设立整车工厂。

于立国面临的挑战包括:

  • 供应链管理:北京工厂产能不足部分源于供应链瓶颈,需与黄振宇(供应链与质量部总经理)协同优化。
  • 交付周期压力:当前小米 SU7 部分车型交付周期长达 11 个月,二期工厂投产后需通过产能释放缓解这一问题。
  • 技术迭代与品控:小米汽车正推进智能驾驶技术升级(如端到端辅助驾驶),工厂需同步实现生产工艺的智能化改造。

总结


2025 年,于立国作为小米汽车工厂的实际负责人,承担着从产能提升到新车型量产的多重任务。他的任命体现了小米对工厂管理的重视,而雷军 “战时指挥部” 式的扁平化管理架构(核心高管直接汇报)也为其决策提供了高效支持。随着二期工厂投产和供应链优化,小米汽车有望逐步缓解交付压力,但跨界造车的 “量产地狱” 仍是其必须跨越的挑战。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92060.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