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烧起来难以扑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电池特性方面
- 高能量密度与活泼化学性质:电车通常使用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高,储存的能量大。锂是一种活泼金属,决定了锂电池易燃易爆的属性。当电池内部发生热失控,短时间内会释放大量热量和气体,使火势迅速蔓延。
- 热失控连锁反应:电池由多个电池单体组成,一个单体热失控产生的热量会传导至相邻单体,引发连锁反应,使更多电池参与燃烧,火势难以控制。比如特斯拉ModelS曾有起火事件,火势在几分钟内就蔓延至全车。
- 自身释放氧气助燃:以三元锂电池为例,在高温下会分解并释放氧气,如每4摩尔的LiNi0.5Co0.5O2在高温下分解会生成1摩尔氧气。常见的干粉灭火器等通过隔绝氧气灭火的方式效果不佳,因为电池自身不断提供助燃物。
- 可燃气体产生:锂电池热失控后会产生氢气、甲烷、乙烷、一氧化碳等可燃混合气体,与空气混合极易引发爆燃,并且在外部明火扑灭后,这些可燃气体可能再次被引燃,导致复燃。
电池结构方面
- 复杂封闭结构:电池组结构复杂,通常被封装在封闭的电池包内。外部的灭火剂难以直接作用于内部燃烧的电池,无法有效阻止内部的化学反应和热量释放。即使表面明火被扑灭,电池包内部仍可能持续高温、燃烧。
- 狭小密闭空间:锂离子电池狭小密闭空间的结构特点,在安全阀失效的情况下,内部能量积压容易引发爆炸,进一步加剧火势,增加灭火难度和危险性。
灭火技术与装备方面
- 传统灭火方式受限:水基灭火器主要靠冷却灭火,但水难以渗透到电池内部,无法对电池核心部位降温。干粉灭火器虽能覆盖火源、阻断氧气,但无法阻止电池内部持续的化学反应,火势依然难以控制。
- 专业装备和技术不足:电池火灾需要专业的消防团队和装备,如具备特殊化学品灭火剂和冷却设备的救援车辆。然而,在一些情况下,可能缺乏这些专业装备和技术,导致灭火工作复杂、耗时。
其他因素
- 有毒气体和浓烟:电池燃烧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和浓烟,不仅对救援人员的安全构成威胁,还会影响视线和呼吸,阻碍灭火工作的开展。
- 车辆设计和材料:部分电车的车身结构和材料可能在防火性能上存在不足,火势容易在车辆内部蔓延,并且可能点燃其他易燃部件,使火灾范围扩大,增加灭火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