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超充的原理主要是通过高电压、大电流的方式,在较短的时间内为电动汽车电池充电。超充技术通常采用直流快充技术,其充电功率远高于普通充电设施,能够大大缩短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汽车超充
以下是对电车超充原理的详细介绍:
充电设备与电池的交互过程
当三相380V的交流电输入充电桩后,充电桩内的高压控制箱会将其转化为高压直流电,这个过程主要由高压控制箱中的PTC控制版、DC/DC熔断器和快充继电器等元件共同协作来确保电流的安全传输。
整车控制器VCU是整个充电系统的指挥中心,它负责实时监测充电接口的连接状态,并对车辆内部的充电电路进行调控,以保障充电过程能够顺利进行。
超充接口一般采用九针设计,包括S+、S-(充电通信CANH和CANL)、CC1和CC2(连接确认信号)以及Dc+、DC-(正负极电源)。
充电具体流程
- 连接确认:快充过程开始时,充电桩通过检测CC1和CC2的电压来确认与车辆的连接是否稳定。
- 身份确认:确认连接稳定后,充电桩通过A+输出12V低压辅助电压,与车辆进行身份确认。
- 开始充电:身份确认无误后,K5、K6继电器闭合,充电正式开始,充电电流通常在150A至400A之间。
- 动态调整:在充电过程中,充电桩会根据VCU提供的电池状态信息,如电池电量、电压、温度等,动态调整输出的电压和电流,以确保充电的安全和效率。
- 充电结束:当电池充至80%左右时,电流会逐渐减小,直到电池充满。
散热系统
在充电过程中,充电模块、电缆、枪头等关键部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这些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可能会导致设备过热,影响充电效率和安全性。为解决这一问题,超充设备通常采用液冷散热系统。该系统由散热器、冷却液、泵和管道网络等关键组件组成。冷却液在动力泵的推动下,在电缆和充电枪之间的液体循环通道内循环流动,吸收并带走充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然后通过散热器将热量散发到环境中,从而降低设备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