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 2025 年 4 月,小米汽车工厂的核心进展集中在北京二期工厂的建设与产能提升上。根据最新信息,小米智能制造产业基地二期项目已于 4 月 15 日通过规划验收,预计 6 月中旬竣工,最快 7 月投产,年产能将超过 30 万辆。该工厂位于北京通州马驹桥镇,紧邻一期工厂,总面积扩展至约 105 公顷,主要用于应对市场对小米汽车日益增长的订单需求。
核心信息梳理:
- 产能与交付目标
一期工厂设计年产能 15 万辆,通过产线优化实际产量已显著提升;二期工厂投产后,两座工厂合计年产能将超过 30 万辆,支撑小米 2025 年全年交付 35 万台的目标。这一目标较原计划的 30 万台进一步上调,反映出市场需求的强劲。
- 工厂建设速度
小米二期工厂从 2024 年 7 月拿地到 2025 年 4 月完成规划验收仅用 9 个月,建设过程中采用 “交款当天即开工” 的高强度推进策略,周末及夜间持续施工,体现了小米对产能扩张的迫切需求。
- 新车型布局
二期工厂将承接小米首款增程式 SUV 车型 YU7 的生产,该车型已提前申请销售许可证,预计 2025 年下半年下线。此外,小米 SU7 Ultra 等高端车型的量产也将依赖二期工厂的产能支持。
- 未来战略布局
除北京基地外,小米已确定在武汉经开区通航产业园建设新工厂,规划占地约 2000 亩,预计 2026 年投产,目标年产百万辆。这一布局旨在分散供应链风险并缩短交付半径,为小米汽车中长期产能扩张奠定基础。
现状与参观信息:
北京一期工厂自 2024 年 3 月投产以来已交付超 20 万辆新车,并于 2025 年 4 月开启常态化参观,游客可通过小米汽车 APP 预约进厂,体验智能制造流程及园区配套设施。目前一期工厂月均产能达 2.2 万台,但受订单积压影响,SU7 标准版交付周期仍需 37-40 周,二期工厂的投产将有效缓解这一压力。
综上,2025 年小米汽车工厂的核心发力点在于北京二期工厂的产能释放,以及新车型的规模化生产。武汉工厂的启动则标志着小米从 “单点突破” 向 “全国化布局” 的战略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