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目前可查询的公开信息,小米集团在 2025 年并未直接推出自有品牌的双门跑车产品,但通过投资关联企业的方式参与了一款电动跑车的开发。以下是基于最新行业动态的详细分析:
一、小米投资的双门跑车项目:羿驰 01(原 SC-01)
小米早期通过投资天津工匠派汽车科技公司(创始人冯晓彤)布局跑车领域。该公司开发的SC-01 双门电动跑车在经历多次波折后,于 2025 年 1 月以羿驰 01的新名称完成工信部申报,并由江铃集团新能源代工生产。新车定位为两门两座纯电跑车,核心参数如下:
- 性能表现:前后双电机综合功率 320kW(435 马力),零百加速 < 3.9 秒,最高时速 200km/h,NEDC 续航超 500 公里,整备质量约 1300 公斤。
- 设计特点:车身尺寸 4106/1830/1170mm,轴距 2503mm,采用短前悬、短后悬设计,造型融合法拉利与保时捷 918 的元素,配备黄色刹车卡钳和夸张的尾部扩散器。
- 上市进展:2025 年 1 月完成申报后,预计同年上半年上市,售价或下探至 25 万元(原计划 30 万元)。
二、小米自有品牌的产品布局
小米汽车当前的核心产品聚焦于主流市场,2025 年重点包括:
- 小米 SU7 系列:
- SU7 Ultra:四门高性能轿跑,搭载三电机系统(1138kW),零百加速 1.98 秒,售价 52.99 万元,已在纽北赛道创下四门量产车最快圈速(6 分 46 秒 874)。
- SU7 标准版:中大型纯电轿车,续航 700km 起,累计锁单超 24.8 万辆,2024 年交付量突破 20 万辆。
- 小米 YU7(御 7):
- 定位中大型纯电 SUV,基于 800V 碳化硅平台,支持 15 分钟补能 500km,预计 2025 年 6-7 月上市,预售价 20-30 万元,主打家庭用户市场。
三、市场定位与行业影响
- 差异化策略:
- 小米通过投资羿驰 01 切入小众跑车市场,而自有品牌 SU7 Ultra 则以 “性能平权” 理念冲击高端轿跑领域。例如,SU7 Ultra 以 52.99 万元的价格实现 1.98 秒加速,相比保时捷 Taycan Turbo S(180 万元 / 2.8 秒)和特斯拉 Model S Plaid(近百万元 / 2.1 秒),性价比优势显著。
- 供应链整合:
- 羿驰 01 借助江铃集团的生产资质和小米的供应链资源(如中创新航电池、恩湃动力电机),将成本控制在主流消费区间。SU7 Ultra 则依托宁德时代定制电池、自研碳化硅电驱系统,实现技术突破与规模化降本。
- 用户群体覆盖:
- 羿驰 01 瞄准年轻玩车群体,强调 “纯粹驾驶乐趣”(无中控屏、大量物理按键);SU7 Ultra 则兼顾赛道性能与日常通勤,通过空气动力学套件和智能驾驶系统(Xiaomi Pilot L2 + 级)吸引科技爱好者。
四、未来可能性与风险提示
- 技术延续性:
- 小米在 SU7 Ultra 上验证的三电机系统、超快充技术(5.2C)等,未来可能下放至其他车型,但双门跑车的开发优先级较低。
- 市场接受度:
- 羿驰 01 面临国内跑车市场规模有限的挑战(2024 年双门车型销量占比不足 1%),且需与极氪 001 FR、特斯拉 Roadster 等竞争。
- 品牌关联度:
- 羿驰 01 未直接使用 “小米” 品牌,其市场表现对小米汽车主品牌的影响有限。小米高管王化曾明确表示,2025 年暂无 7 款车型布局计划,重心仍在 SU7 系列和 YU7。
总结
2025 年小米并未以自有品牌推出双门跑车,但其投资的羿驰 01作为一款 25 万元级纯电跑车,可能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对于追求极致性能的用户,小米 SU7 Ultra 以超跑级参数重新定义了四门轿跑的价值基准。建议关注 2025 年 4 月上海车展(小米展台 6.2H 馆),以获取 SU7 Ultra 实车体验及 YU7 的更多细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