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米汽车主要供应商

2025-04-26 04:23:44  阅读 35 次 评论 0 条

小米汽车主要供应商

根据 2025 年最新公开信息,小米汽车的供应链体系已形成覆盖电池、电机、智能驾驶、车身轻量化、电子系统、充电设备等核心领域的多元化合作网络。以下是主要供应商及技术亮点的深度解析:

一、电池与能源系统:双技术路线并行


1. 宁德时代(CATL)


  • 核心产品:三元锂电池(101kWh,用于 SU7 Max/Pro)、磷酸铁锂神行电池(94.3kWh,用于 SU7 Pro)。
  • 技术突破

    • 超电子通路技术提升电芯输出功率,支持 SU7 Max 的 800V 高压平台,充电 5 分钟续航 200km。
    • 宁德时代与小米联合研发的 “CTB 电芯倒置技术”,通过 14 层物理防护(3 层顶部支撑 + 8 层底部防护)提升电池安全性,已通过 IP6K9K 密封测试。

  • 市场地位:占小米汽车电池采购量的 40%,并入选工信部 “核心供应商白名单”。

2. 比亚迪弗迪电池


  • 核心产品:磷酸铁锂刀片电池(73.6kWh,用于 SU7 标准版)。
  • 技术优势

    • 能量密度较传统磷酸铁锂提升 15%,成本降低 10%,2025 年电芯采购价降至 0.4 元 / Wh。
    • 小米采用 “高低配混装” 策略,SU7 标准版随机搭载弗迪或宁德时代电池,但事故后宁德时代否认涉事车辆使用其电池,引发供应链透明度争议。


3. 其他电池合作伙伴


  • 珠海冠宇:供应电池组件,参与 CTB 电池包的轻量化设计。
  • 蜂巢能源:提供短刀电池技术,支持快速换电方案。
  • 赣锋锂电:布局固态电池研发,预计 2026 年量产。

二、动力与底盘系统:国产技术突围


1. 汇川技术


  • 核心产品:V6s(288kW)和 V8s(425kW)驱动电机,采用 960MPa 超高度硅钢材料,转速达 27,200rpm,刷新全球纪录。
  • 技术对标:SU7 Ultra 的电驱系统性能超越特斯拉 Model S Plaid,零百加速 1.98 秒。

2. 拓普集团


  • 核心产品:空气悬架及闭式空气弹簧系统,支持 CDC 连续阻尼控制。
  • 成本优势:通过自研算法优化悬架响应速度,单辆车成本较传统空悬降低 23%。

3. 博世 / 采埃孚


  • 核心产品:博世提供 ABS、ESP 系统,采埃孚供应 8AT 变速箱及电液转向系统。
  • 本土化合作:博世在苏州工厂为小米定制 iBooster 电控制动系统,响应时间缩短至 0.1 秒。

三、智能驾驶与座舱:软硬结合的生态


1. 英伟达


  • 核心产品:Orin 芯片(双芯片方案,算力 508TOPS),支持全场景智能驾驶。
  • 技术应用:SU7 Max 搭载的 “Xiaomi Pilot 3.0” 实现无图城市 NOA,覆盖全国 300 + 城市。

2. 高通


  • 核心产品:骁龙 8295 芯片,支持 5G-V2X 和多屏交互,座舱系统流畅度提升 40%。
  • 生态整合:与小米澎湃 OS 深度协同,实现手机 - 车机跨端应用流转。

3. 禾赛科技


  • 核心产品:AT128 混合固态激光雷达,探测距离 300 米,点云密度 153 万 / 秒。
  • 量产规模:2025 年产能突破 50 万台,占小米 SU7 激光雷达采购量的 70%。

4. 光庭信息


  • 核心产品:智能座舱软件,支持 AI 语音交互和多模态融合感知。
  • 技术资质:国内唯一通过 ASPICE CL3 认证的企业,测试服务覆盖 200 + 功能模块。

四、车身与轻量化:材料革命


1. 蜂窝铝镁合金


  • 供应商:小米投资的某定制化型材研发商。
  • 技术突破:密度仅为钢的 1/3,抗扭刚度提升 20%,SU7 Ultra 白车身重量降至 320kg,比 Model Y 轻 18%。
  • 成本控制:通过拓扑优化算法减少 72 个模块冗余结构,单车成本降低 18%。

2. 祥鑫科技


  • 核心产品:一体化压铸后底板,减少 840 个焊点,减重 17%。
  • 生产效率:采用 T9100 压铸机,生产周期缩短至 3 分钟 / 件。

五、充电与能源管理


1. 科大智能


  • 核心产品:“星河” 充电桩,支持 60kW 直流快充,16 重安全防护,IP55 级防水。
  • 智能功能:蓝牙无感启动、低谷电价预约,6 年超长质保。

2. 三花智控


  • 核心产品:热管理系统,集成液冷板和 PTC 加热器,能耗降低 12%。

六、芯片与电子系统


1. 英飞凌


  • 核心产品:碳化硅(SiC)MOSFET 芯片,用于电驱系统,能量损耗降低 7%。
  • 合作期限:2025-2027 年,供应 12 英寸晶圆级 SiC 模块。

2. 雅创电子


  • 核心产品:车规级电源管理芯片,间接为小米供应阻容感元件。

供应链战略:垂直整合与生态开放


  • 投资布局:小米通过战略投资蜂窝铝镁合金型材、碳化硅电控模块等企业,构建技术壁垒。
  • 生态协同:开放澎湃秒充协议,2025 年授权快充模块覆盖 30 家车企,160 余款车型。
  • 风险管控:摩德纳智能制造平台实时监控 3000 余家供应商,良品率低于 95% 时自动切换备选方案。

总结


小米汽车的供应链体系以技术迭代、成本控制、生态协同为核心,通过 “自研 + 投资 + 开放合作” 的模式,在电池、电机、智能驾驶等领域实现国产替代与技术突破。2025 年,随着 SU7 Ultra 和 YU7 的量产,小米将进一步扩大供应链规模,同时面临电池安全争议和芯片供应波动的挑战。

小米汽车主要供应商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84778.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